教宗这样回答:「他梦见天主在玛利亚的生命中行的奇迹,以及奇迹也在他自己的生命里成就:他承担起做父亲的职责,守护、保护并传承物质和灵性的遗产。」
宗座档案馆馆长龙扎尼(RoccoRonzani)神父表示:“档案馆不仅珍藏着教宗们的重要谕令,也保存了平信徒的日常生活记录,以及那些在教会历史长河中蒙受教会灵性与世俗恩惠之人的见证。”
丹尼神父也指出,正是在父母的爱和榜样中,灵性生命潜移默化获得增长。莫里森一家还有一个特别的默契,即特别敬礼圣母。
然后,教宗在大殿内主礼弥撒,就圣座的灵性基础进行反思。教宗指出,圣座的两大支柱分别关乎圣母玛利亚和伯多禄宗徒。
如果没有经过基基团(学习班)的培训,或教友不读经或不会读经的话,教友们在信仰与灵性能力上只会停留在“吃奶的婴儿”阶段。
所以灵性生活是我们内心平安和个人幸福最有力的促成因素。如果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存在那么多的暴力和不快,那这些是从何而来呢?
人负气以活,具形体,秉灵性,形必归灭,而灵性永无泯灭。善其生则获祜,恶其生则罹殃。失毫谬千,攸关重焉。
认出天主的知觉就是圣依纳爵所称的‘灵性敏觉’。依纳爵要求人敞开灵性敏觉,超越纯经验途径与天主相遇。默观态度是必要的:它让人对事物和境遇的感觉走上谅解和爱的好旅程。
在圣体圣事中,耶稣自己甘愿牺牲,永远留在人间,作我们的精神食粮,养育我们的灵性生命。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
六十年前,即1965年10月28日,梵二会议通过颁布《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开启了一个相遇、尊重和灵性款待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