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踏破漫长的成年的枯燥回到这里,我必须躬下身子,摸索着,用心地适应单纯的黑暗,寻找马槽--它,静立在原地,空着胸等待什么?仿佛等待时间重新开始。
不过,我还是愿意借此机会再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当耶稣基督被诞生在马槽中的时候只有几个贫穷的,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牧羊人在寒风中过来庆贺。这是不是降生的天主第一个慈悲的表达呢?
愿圣善的基督徒家庭能成为接纳耶稣永远居住的温馨、舒适、温暖的马槽。愿耶稣能藉着我们家庭灵性生命的成长不断地在我们的微型教会团体中成长。
但耶稣却自“贱”至极:祂生在马槽,传教时“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8:20)。跟门徒最后的晚餐的大厅也是蹭别人家的地方。死时被剥去衣服,挂在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半空。
天国也是从一个诞生在马槽里的“小”孩开始,祂弱到需要人照顾,而且四处逃难,浪迹天涯,最终孤零零的一个人死在十字架上,圣咏这样描述祂:“至于我,成了微虫,失掉了人形……凡看见我的人都戏笑我”(咏22:7-
看到如此冷清的教堂,孙神父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而是充满了福传热火,想办法克服困难,展开了艰辛的福传。在这里三年时间,有42个教外人加入了教会大家庭。
1989年,马上要祝圣执事的时候,魔鬼再次向金修士展开了猛烈攻击。
天主太可爱了,单是天主造了我就足以让我给他当牛作马了,他竟然还为我降生在马槽,死在十字架,这样还不够,还建立了圣体圣事每天陪伴着我,等待着我。这一切使我完全降服在他的脚下,除了成圣我无以回报。
祂行奇迹、显圣容、洁圣殿,意气风发;祂受过穷(生于马槽),逃过难(逃避埃及)、挨过饿(在旷野四十天斋戒祈祷),居无定所;遭过欺,被误解、受曲解,无可奈何;忧心如焚、伤心流泪、众叛亲离、喊天呼地,终死十架
只要这套艺术得以扎根,那么堂区便能够真正地成为克服孤独感的地方,毕竟孤独感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堂区也可真正地成为一个「招呼旅途上口渴者饮水,使他们能继续前进的圣所,以及不断外展的传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