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基督的救恩(三)
2015-02-28

更意味着他是法律的终向(罗10:4),不但因为全部法律都为他作证(若5:39),而且他来正是为成全法律(玛5:17),一方面实现法律论及他的预言(路22:37;玛26:54),另一方面则将旧约法律低水平的道德

爱在自然中
2012-03-15

战争、霸权、破坏、暴戾、欺诈、贪婪、享乐、自私、虚荣、欺骗、缺乏信任以及道德沦丧等诸多罪行,比两千年前人们的罪恶,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们的手段更加高明而已。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耶稣圣诞节文告
2013-02-22

在当今后现代的时代,人或许更需要一位救世主,因为人生活的社会已经变得更复杂,他的人格和道德完整所遭受的威胁也更阴险诡诈。除了爱人爱到把自己的独生子牺牲在十字架上,使他成为救世主的天主,有谁能够保护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第42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2013-02-26

特别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对人的生命层面有深邃影响的事(道德、知识、宗教、关系、情爱、文化),在这层面上,人的良知正面临危急关头,我们必须强调并非每件在科技上可能的事,在伦理上也获得许可。

教宗:明年我拟到访亚洲
2013-08-01

有人说,它应该是一种道德银行;别的认为它应该是一个援助基金;更有人认为要完全关闭它。我都听到这些意见,但我不知道。我信任那些就此事在工作的人员,即那个委员会。

财富的归宿
2006-06-05

这个观念不是一时就完全能够转变过来的,但是我觉得这个观念可以跟我们古代的道德,“为富而仁”结合起来。你富了,可以做一些好事,总是行善。但是这善举不是个人的,应该有组织的。

莫言《哪些人是有罪的》读后感
2016-09-18

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们追名逐利、如蚊嗜血、如蝇逐臭,自古至今,酿成了无数悲剧。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

教宗方济各《慈悲与怜悯》宗座牧函简介:法律的中心是天主之爱,而非法律条文
2016-11-23

司铎必须接纳众人,即使人犯了严重的罪,司铎也应做怀有父爱的见证人;司铎应殷勤地帮助人反省自己的过错;明确提出道德原则;乐於陪伴信友走忏悔之路,耐心跟随他们成长的进度;应有远见,分辨每一种个别情况;慷慨地施行天主的宽恕

第八讲 作先知、作司祭、作君王
2009-12-03

以基督的福音照耀尘世的黑暗,以基督的精神抵制道德生活的腐败。其次,让我们用言语为基督作见证。我们不但要用圣善行为为主作见证,而且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大胆宣讲福音真道:“……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

梵蒂冈:二O一九年遇害传教士名单
2020-01-09

同时,歹徒手段残暴,其本身便揭示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沦丧;暴力司空见惯、对生命缺乏起码的尊重。此类屠杀并非直接的信仰仇恨,而是要颠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