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述王战胜玛待王后,又派遣司令敖乃斐罗带兵征讨西方各国,当他来到犹太境内,遭到顽抗,敖氏遂下令围攻犹太的拜突里雅城。
圣母七苦山祭坛前留影在洞儿沟骨灰堂前留影(左后四为李副主教)他修建了圣母七苦山、圣母大殿、祭坛及广场(能容纳三四万人)每年八九月份,来此朝圣的各地教友络绎不绝,每年9月15日达到高潮,朝圣教友达2-3万人
一般情况下,每天下午3点钟准时到圣堂祈祷,按傅天娜修女的要求,拜苦路、念慈悲串经。晚上9点以后独自去圣堂拜圣体祈祷。宗神父透露。
(参见路Lk.13:1-9)在这种类似的悲惨情况下,遇难者都是无辜的。当然祂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要注意从这些突发的悲剧中看到警醒的意义。我们还要明白,凡是为正义而牺牲的人,都有分于天乡。
黑暗笼罩了大地我们要把正午和下午三点钟之间的时间用于祈祷,特别是要拜苦路,这是将自己加入耶稣苦难的很好的方式。在世界的不少地区,人们甚至在户外重新演绎耶稣受难的情形。
第三个词汇是‘克苦’,任何形式的尊重都来自于克苦的态度,就是懂得舍弃某些东西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克苦帮助我们改变掠夺性的态度,在克苦内具有承担分享与尊重以及关爱生态关系的形式。
(路6:29)走主所走的苦路,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只听从主的声音,做主所喜悦的事。
展品有十四处苦路;有欢喜五端、痛苦五端、荣福五端、光明五端;有《最后晚餐》、《耶稣到中国》、《治愈胎生瞎子》、《慈善的撒玛利亚人》、《耶稣走进中国》、《亚巴郎献子图》、《怜悯淫妇》、《好牧人》等70余幅
她总是默默地背着主给她的十字架,效法吾主耶稣,甘心走自己的苦路。我想,每当她最痛苦的时候,一定会想起十字架上主耶稣;也是主耶稣给了她力量,帮助她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这庄重的礼仪是感动人心的,特别是4月6日(星期五)下午3点钟时,本堂丁神父详细讲解了耶稣的受难史,随后朝拜苦像时,教友们排成两列,从教堂中间巷道直到祭台前,个个都是进行三跪拜,含泪亲吻耶稣苦像,这种神圣的感人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