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你们受邀落实权力下放,重视每个人,特别是基层人员的自主和行动力」,因为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些看似「脆弱无比、无足轻重」的部位也不例外。
这些是祂的爱的标记,与我们的脆弱结合在一起”。教宗总结道,所以,“特别是在我们觉得疲劳或在危机时刻,复活的耶稣渴望回来与我们同在”。
接纳最脆弱的群体,是在天主的王国内获得十足公民身份的必要条件。”与移民和难民共建未来,也意味着承认和重视他们每一个人能为建设进程带来的贡献。
而且年龄越大,离世而去的概率也就越高,加之那些偶发的天灾地祸疾病瘟疫车船碰撞等意外事故,脆弱的生命确实就像“畏惧天主诵”中所述的“形躯神魂,随时随地俱伏危机”,因此也就越应当格外珍惜,加倍善用这瞬息即逝的时日
前一分钟还高高兴兴,后一分钟却阴阳两隔,你为何如此的娇小脆弱泣唱出无数的悲歌!生命啊!黑暗孤独中可以度过160,196,216个小时,你又为何如此的争流百舸引无数英雄齐敬贺!
亲爱的兄弟姊妹们:人一辈子都在赶路,有的人在奋力地奔跑,有的人在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也有的人站在原地茫然四顾,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注定都要死亡。
肋13:1-2,45-46;咏32:1-2,5,11;格前10:31-11:1;谷1:40-45当我们还在庆祝中华文化的农历新年之际,圣教会通过今天的读经和福音,邀请我们正视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生命的治愈和圣化
耶稣复活了,本应该是天大的喜事,可是耶稣复活的消息传到耶路撒冷,反应并非想象中那么热烈,相信的人不多,甚至伯多禄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玛窦福音第八章14-17节说:耶稣摸了一下伯多禄岳母的手一下,热症就从她身上退了,到了晚上,人们给他送来了许多附魔的人,他一句话就驱逐了恶神;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耶稣“他承受我们的脆弱,担荷了我们的疾病。”(玛8:17)同样,痛苦若不能被清晰地观照、审视,就会生起恐惧、焦虑或愤怒等情绪,并且左右我们;抱怨正是痛苦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