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和合本或思高译本《路得记》或《卢德传》1:16-17)庆祝金婚不久,在新冠疫情肆掠之际,尹玮玲先行去了永恒的故乡,等待缠绵病榻的白大诚再次相聚。
在我们离开美国之前,对他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拜访;在他们已卖掉的房子前的合影,已然成为了我们永恒友谊的纪念。
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希望的真正含义,最终不是一种对模糊的(甚至是某种特定的)、暂时美好的感觉或渴望,而是真正来自天主的礼物,祂命令我们走向永恒的真、善、美——赐给我们这份礼物也是命令我们,与祂永远地联合
教会的媒体要能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求,燃起天主根植于人心对永恒的渴望。当人们厌倦了现世感官所能带给的短暂快乐后,反过来必然会去探索深度的人生。
然而,恰恰这时才应满怀信心地向从未抛弃过其子民的天主圣意开放,天主用圣神的力量领导其子民走向永恒的救恩计划。
但是基督赐给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也就是天主的生命。这种生命是一种共享的存在,也就是共融。共融首先是天主内的一种现实,是圣父与圣子之间生命的交流。
在相爱的人眼里,一辈子就是永恒的承诺,就是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然而一辈子又很短,已经七年了,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让我们像在路边玩耍的孩子一样漠视时间的存在,在渐行渐远的流年里,我们握不紧自己的拳头
神父对参与弥撒的青年教友说:孩子们,今天耶稣邀请我们进入他的生命,他要在这恩宠的时刻复活我们的灵魂,只要你愿意,你就是那个被复活的独子,从此不再死亡,从此拥有耶稣赐予的永恒的生命。孩子们,起来吧!
(参阅:《希望是黑夜中之光》,前言,梵蒂冈,2024年)的确,只有在基督的复活里,我们延伸到永恒、一望无际的生命与人生目的,才找到自己的归宿。
不能抽出意味着这是一项永恒的任务——天主始终与祂的子民同在。三、供桌的样式问6:供桌的作用是什么?上面要放什么?答:供桌是用来放“供饼”的,象征以色列子民常常把他们的生命和劳作献于天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