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礼仪祈祷和理论用书的编译上,两岸三地应尽早寻求更多的合作途径,以便以比较规范统一的中文礼仪典礼更好地服务华人教会。
前年冬天在庆祝郭正基、朱问渔二位晋牧典礼上与一位自治区宣传部很有水平的干部的谈话中,得知他曾在城川下乡二十多天,他发现天主教传入城川蒙古族后,当地牧民发生了与众不同的变化。
这特别是指典礼弥撒(Missaerituales),以及为各种需要的求恩弥撒。这些弥撒,把传统的及新的元素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祭台奉献礼》213,颂谢词)13.礼仪行为并非私人行为,而是教会的典礼,教会则是「统一的圣事」,就是在主教权下集合、组织起来的神圣子民。所以,礼仪行为属于教会全体,表达教会全体,并涉及教会全体。
1996年11月30日,在参加了这位前辈的晋牧典礼之后,我便与之有了不断的联系。我一直对这位前辈牧者打心里很敬重。
但他在信友心中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位圣人,在他的葬礼和宣福典礼上,群众都不断高呼立即封圣(santosubito!),足见其圣德对普世信友的感召。
雷鸣远神父和那些爱中国教会的人士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教会一个里程碑的事件,1926年10月28日,教宗比约十一世在梵蒂冈伯多禄大殿亲自祝圣了六位中国主教,雷鸣远神父受邀参加了祝圣典礼。
[viii]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封圣典礼讲道,2016年9月4日。[ix]23号。[x]同上。[xi]对不同宗教的代表谈话,2016年11月3日。
有一天,群里福建的一位教友找张修女,打通电话之后,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说:“张修女,过几天我们这里有一个祝圣圣堂典礼,同时举办一个公益活动,诚邀您来参与,我们建堂剩余一笔钱,想捐献给你们。
今年3月1日,在我们本堂,您和爸爸庆祝了金婚典礼。没有想到,你们的金婚弥撒是我们堂区的第一例。金婚礼仪及儿女们的参与和见证让很多参礼的人感动,多少人羡慕我们家呀!都说天主太降福我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