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拉梅萨神父首先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描述了一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的人,这个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祂是世界上所有遭遗弃、没有权利的穷人、被拒绝,以及得不到同情者的典型。
1988年,天主教会促成联邦宪法增添有关原住民权利的条文。如今,包括政府在内的政界人士,都投入反对原住民的运动,因为原住民被视为进步的阻碍。
主教们最后表示,应支持在亚马逊边缘地区服务的女性奉献生活团体,她们在那里服事没有声音和权利的人。
在这方面,《天主教法典》阐述了信友向牧者提建言的权利及义务(参阅:212条3项)。接着,教宗谈论了苦涩的第三个原因:司铎彼此之间的问题。
教宗强调:“冷漠、自私、贪婪、骄傲、自以为是世界的主人和君王,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人类一方面摧毁物种和掠夺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利用贫困,滥用妇女和儿童的劳动、推翻家庭体系、不再尊重人从受孕直到自然死亡的生命权利
礼仪规范不属民政当局的权限范畴,只属于教会权利之下(参阅《礼仪宪章》第22号)。该信函敦促方便“信友参与礼仪庆祝活动,但不可进行随意的即兴礼仪实验,应在完全遵守礼仪书中的礼仪规范下,展开礼仪活动”。
圣座则通过新闻室的公告,对澳大利亚司法当局表达最高的尊重,而正是秉持这份尊重,圣座静待上诉结果,并指出枢机声称自己的清白,他有权利捍卫自己,直到终审结果出炉为止。圣座重申,教会大力打击各种侵犯行径。
这些挑战包括,“扶助社会边缘,打击腐败、不平等和歧视,让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地位,都能感到是这个国家的国民,具有同等的权利、义务,以及在建设国家中具有相同的热忱和责任感。
同时也谈及对人权的保护,包括宗教和良心自由的权利”。公告最后指出,在会谈中“对一些与当前国际形势有关的问题交换了看法,包括即将举行的20国峰会和透过政治谈判来促进世界上的和平”。
因为这是教会所渴望的,是礼仪本质所要求的,也是信友因着圣洗,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