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一个人,不论信奉何种宗教,都必须将梵二大公会议所指出的信仰与良心自由的基本要求列入考虑(参阅《信仰自由宣言》2)。
以反省的眼光回顾教会历史,不同时期教友与教会的关系和在教会中的处境,可谓不尽相同,既有初期教会时的亲密团体生活时代(宗徒大事录),也有中古时期教友缺乏教育、无缘接触圣经与神学的奇特现象,又有如受十八世纪脱利腾大公会议某些有关法律主义的规定
何理神父(右二)获得荣誉博士学位本报讯(澳洲特约通讯员李尚义)澳洲悉尼天主教高隆庞外方传教会会士济利禄·何理神父(Fr.CyrilHally),于本年3月31日荣获澳洲天主教学荣誉博士学位,以嘉许他对世界和平及公义的贡献
二OO八年晋牧阿瓦主教(亚述语寓意父亲),成为首位出生在美国的亚述教会主教。他以积极致力于大公运动、直接参与与天主教会的友爱关系著称,任东方亚述教会教会内内部关系委员会主席。
50年代、60年代的时候中梵关系比较特殊。80年代以后,才真正的开始研究圣统制怎么样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磨合。这样的划分可能更有利于问题的探讨。
但我们在梵二文献中读到: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人在礼仪中与基督相遇,而礼仪宪章指出:基督时时临在于教会内,尤其是在神圣礼仪的庆祝中,这种临在特别以四种方式呈现出来:在信友的聚会中
1970年,梵二礼仪又将碧岳十一世的弥撒经文加以改编,如同主日一样有三套圣经选读,分别在甲乙丙三年轮流使用。
在梵蒂冈教廷召开的为期两周的天主教世界主教大会,就家庭、婚姻和性爱等议题展开讨论,其中涉及如何对待避孕、离婚、再婚、堕胎和同性恋等众多争议话题,这无疑是方济各教宗就任以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部分专家和教会人士甚至将之与50年前的梵二大公会议相提并论
谈到教会的形象,教宗方济各更喜欢梵二大公会议在«教会宪章»中的表达,即教会是天主忠诚圣洁的子民。他认为与教会感同身受就是与这个子民同在。
梵二大公会议说:“教会操心焦虑,切愿教友参与这奥迹时,不要像局外的哑巴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