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提到孩子,人们就会想起“祖国的花朵”、“明天的太阳”等等词汇,尤其是现在的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珍贵程度”简直无可比拟。
通常人们只看到花朵开谢乃至人生聚散、成败得失等现象,因而追悔过去或幻想未来;而随着基督启示的目光,我却能从花开花谢开始,透视现象背后“虚而又虚,万事皆虚”(训:1:2)的真理,反观自心,找到生命真正的依归
在这里,爱已经越过了男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一株人性中绽放出来的花朵。真正的体谅是非功利的。它是一种平等,是设身处地走进对方的心境,与其分担苦楚与脆弱。
这些是真正的棕榈叶(针叶)-这里生长的唯一树木-优雅,点缀着一些彩色的花朵,以及白色、黄色或红色的玫瑰。
圣人提醒我们,即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软弱和罪过,也能绽放出圣德的花朵。”教宗表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能归向上主,耶稣亲自册封的首位圣人是一名强盗,一个善盗。
在这片荒漠里盛开着「天主爱德见证人」的花朵,他们是能单单以其临在带给他人安慰的男女。教宗转向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照护病患的工作人员,以及为受苦者奉献宝贵时间的众多志工。
爷爷慈爱地说:“孩子,它们太值得我们感谢了,要是没有它们我们爷孙俩早就饿死了,它们是救我们于危难之中的大恩人,我们不但要感谢大树和小溪,还应感谢每一只为我们歌唱的小鸟,每一朵带给我们芬芳的花朵,每一缕爱抚我们的阳光
环境虽困难且恶劣,但在周遭众人均从恶的状况下,自我仍有能力,按良知对自己负责,且绽放“出淤泥而不染”的生命花朵。
求你使你山中圣训的真福八端,像欣欣向荣的花朵,盛开在我们的家庭中;你责斥的世俗精神,远离我们;并使我们的生活,籍着活泼的信德,热切的爱德,而更加充实。 主,耶稣基督!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逢5月,我总和母亲、姐姐,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向圣母献鲜花,不仅献鲜花,还向圣母献上最美丽的花朵,就是祈祷。问:在人类获救的历史中圣母扮演了甚么角色?天主教教义对这方面有什么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