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督信徒,我们要在主的教会中善尽自己的本分和责任,努力做好个“四个关系”的维护与提升,亦即“个人与天主的关系、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万物的关系”(参阅《梵二文献教会礼仪宪章》)。
事实上,圣保禄(参哥前16:22)和宗徒时代的文献《十二宗徒训诲录》(Didaché)证明,在首批基督徒的礼仪聚会中,有用阿剌美语呼求“MarÃnatha!”的回荡,这确切意义是“主,请来!”
此外,与会枢机也谈论了各种圣召、家庭和教养子女的课题;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为参照点,以天主圣言作为子民的养料,并以圣言为依据;以及圣体圣事等主题。
在《天主释义》一书中,他引经据典,向朝廷和士大夫证明,古代儒家文献中的上帝与天主相和,惟宋儒的太极与理则属虚妄,道教之无与佛教之空更属谬妄至极。
因此,修院教育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更要修炼自己、放空自己、谦卑自己、只有学会放下自己,在服务别人的过程中才不会抱怨或者摔跟头。也只有真正学会放下自己,才能把别人装在心里,时时为别人着想。
一个多年不会说话的哑巴,竟然会连续不断地说出:耶稣、耶稣、耶稣、耶稣可怜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傻子,竟然会每天早饭后就去朝拜圣体,并学会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
信德”总编张士江神父、宁波教区的徐文洲神父和金仰科神父和李露献修女、杭州教区的王钊神父、苏州教区的朱忠明神父、上海复旦大学的李天刚教授、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晏可佳所长、上海社科院的周辉博士、上海宗教学会的刘建先生
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一位老师给了他一个选择,要么降班,要么加入生态学会(EcoClub)。
勤劳是我的基督徒观念,但是,直到我学会每周用一天作隐修日时,我才看到自己的问题。我那时成了圣经中的玛尔大:服侍人,是的,经常苦干,但牢骚不断。我内心的祈祷还远远不够。
在成长的路上,人要学会不争强好胜,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不足,从别人身上学习,当你懂得吸收别人的优点时,自然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