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欢唱“盖主真复活,亚肋路亚”之日,我收到了一封使我感到无比安慰的回信:“您好,梅伯伯。来信收到。我已请主教为梅伯母莫尼加做了追思弥撒,又请邢文之副主教及佘山神父为她做了弥撒。这一切应感谢天主。
此后二十多年的留学生活都获得恩师的陪伴,无论在学业、学术、福传和牧灵各方面,我都常常向这位洋博士咨询和请教,偶尔也受到他的责备和拒绝。现在想起来往事,我还深觉惭愧和内疚。
如果世界上一点点痛苦都没有,我们一生下来,就有吃有住的,要什么就有什么,也没有什么艰难困苦,也没有疾病灾祸,更没有身体上或情感上的负担及麻烦。
米歇尔回忆:有一天,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说:“我是一个基督徒。”然后他接着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当然。我从小就去教会。于是我说:“是的,我去教会,就是上主呀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智者不禁感叹地说:你既然什么都不为,那又为什么要活着呢!为什么活着?
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我是家中的老小。父亲讳元复,字震初,祖父母也是在我父亲的影响下进教的,还有伯父伯母及其后代子孙,他们都是在父亲入教后,并受父亲的影响而相继领洗入教。
教宗以耶稣说的“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十五12)展开他的讲道,提醒在场的五万信众说,为了解我们是否是耶稣门徒的尺度有两个基本要素:耶稣对我们的爱和爱他人。
我看到了天空下面压得很低的阴云。人类的进步越大,破坏力也就越严重,当理想越来越容易演变成事实时,人类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
就像今天福音中若翰所说的:“我本来应当受你的洗,你反而来找我吗?”
听着她的诉说,我能想像出当时她痛不欲生的样子,但让我惊奇的是,仅时隔四个月,她就能重新坚强地站起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去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