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我们罪过累累,祂依然爱我们。祂的爱不会改变,祂绝非暴躁易怒;天主忠信又有耐心。这就是我们在圣诞节找到的礼物:我们惊喜地发现,上主是全然的无偿给予和温柔。
虽然,此信仰非彼信仰,但是这句话却道出了根本的事实:人需要信仰,但是偏偏却缺乏信仰。所以,我们贪婪,我们害怕,我们明知求不得却偏要得到,这仅仅是为了我们不那么害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整个苦路礼仪在优美的圣歌陪伴下庄严的进行,默想中陈述的事实,感人肺腑。教宗专注地聆听,并诵念了每一处的祷词。
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地强调有关圣母的道理,还要宣讲关于我们所有人的事实——都是被天主所召叫,都被给予灵性生命的祝福,都被称为天主的儿女,都被召成圣。所有的人都是被召承行天主的旨意,成为基石与活石。
巴黎外方传教会成立后四十多年仍未有任何书面的会规,这听起来似是难以置信,但事实却是如此。第一份书面的会规在1710年始告印行。
但是,有大量的证据显示,事实确是如此。
这一事实可以从几方面得到证实。当《崇祯历书》于崇祯二年(1629)九月开局修撰时,徐光启仅招请了龙、邓二人参与。
灵修内在化需要:事实经验、情感信念、理论逻辑。——张化安神父(献县备修院院长)从圣体反省:首先是饼酒,然后才成为基督体血;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天人桥梁。
正如明末清初的思想在这一时代的复苏一样,“天学”的基督教神学、哲学、伦理学等著作又开始在社会流行,我们从同治年间瑞安人胡璜(字玉书,号此斋)的稿本著作《道学家传》在最后部分抄录了《圣教信证》收录的中文“天学”著作目录这一事实
因着主耶稣的来临,天主的爱成为一个可触摸的事实,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欢乐,沙漠必要欣喜,如花盛开。在天主的喜乐中,我们人的生命也会洋溢着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