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穷人勇敢地分享经历,时而语带哽咽;坐在台下的穷人闭目聆听,有些忍不住低声啜泣。教宗的讲话从穷人的见证谈起,说道:「我感谢你们的邀请。我是受邀参加世界穷人日的。
当他察觉到时,便感觉到儿子的强烈的目光,并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教育并不是靠“聆听”,而是靠“观察”。儿童经常观察成人、尤其是父母,从他们的处事态度和行为,去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上的一切大小事。
“聆听”和“跟随”这两个动词,是需要完全的开放性和投入性:事实上,耶稣是天主的羔羊,也聆听和遵从天主圣父的话。
牧函在结束时呼吁:“让我们放弃争论,一起聆听圣神对教会所说的话;让我们守护共融,继续惊叹于礼仪庆典之美。”(65)教宗在牧函中写道,基督信仰要么是与生活的耶稣相遇,要么不是。
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棘手问题时,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却要学会聆听,用敏捷的思维辨正误。当这些不必要的东西缠绕时,不用惧怕,更要充满信心,使其坚定。
教宗方济各和圣座部会的人员在场聆听。敞开惊讶的门帕索里尼神父邀请在场的人先是在先知们的声音,然后在依撒伯尔“异议的勇气”,最后在玛利亚“承行天主旨意的谦卑”面前敞开“惊讶的门”。
两期会议皆以圣神内交谈作为开会形式,周枢机表示,与会者愈加接受,“共议同行如果没有深度的同理心聆听及反思分辨,便难以推进,可喜的是更多人接受这种形式。”
病人本身总比疾病更为重要,也因此,没有任何诊疗方法可以不去聆听病人,不聆听他们的病历、焦虑和恐惧。就算病人药石罔效,关怀总是需要的,总是要去安慰、总是能借着亲临关怀来使人觉得关心胜过疾病。
我愿意另加一点,在同道偕行的历程中是相当重要的:聆听基督,往往是借着聆听教会内弟兄姊妹时发生的。在某些层面上,这种互相聆听,是首要目标,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共议性的教会永远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风格。
信德年正是提醒我们要去聆听这种呼唤,并在生活中勇敢作出答复。下面,我愿就三方面与大家在信德年内共勉:一、我们要做一个天主圣言的聆听者:在救恩史中,我们看到不断地有人向天主作出信德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