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请大家聆听基督的话,模仿基督的生活风格,尤其应该与他人分享这个珍宝,因为没有比享有基督的友谊并在他身旁行走更加富裕的宝藏了。如何才能与基督一致呢?
礼仪负责人员应当“促进一种能表达出跟随耶稣的礼仪风格,同时避免无用的盛大场面或凸显个人”。教宗写道:“我邀请你们谨慎地履行职务,切莫为你们的服务成果而沾沾自喜。”
教宗指出,修生们“蒙召见证出基督的心存感恩和不求回报、雀跃与喜乐、祂圣心的温柔和慈悲,并要实践一种接纳与关怀、慷慨和无私服务的风格,让圣神在他们晋铎前就为他们的人性‘傅上油膏’”。
2010年5月11日,是“中国宗徒”利玛窦神父逝世400周年,普世教会正在以不同的形式纪念这位伟人。同时,今年1月8日,又是“中国现代科学之父”上海首位天主教教友徐光启逝世377周年。
于是决定再派一位使者前往蒙古游说,此人就是中国、比利时交流的先驱弗兰德人罗伯鲁。
信德网联系了中国教会的老朋友——“德国天主教中国中心”,请他们分享疫情期间的生活。德国奥古斯丁市的圣言会修院里的大教堂的圣神降临节的弥撒疫情在德国一月末,德国慕尼黑附近出现首宗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期间,他向我和我的父母介绍中国文化,那时我已经打算要前往中国福传,因为朱神父的关系,爸爸妈妈比较放心让我到亚洲。不过那年刚好中国开始文化大革命,所以最后我到了台湾。
那里是今天中国的所谓基督信徒几无企及的信仰净土。所谓净土,我以为不应当是“束之高阁”的那一种境界。平地,才是生命与创造活力、风采风格的本源,平地端着高山,平地是高山的下的座盘。
澳门教区黎鸿升主教特地发来贺信,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广东省天主教“两会”等20多个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送了花篮以示祝贺。
位于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上卢恰尼教宗的画像在阿肋路亚欢乐的歌声中徐徐地揭下了覆盖物,露出了带著微笑的面容,这幅作品出自中国艺术家张焰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