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在世时也难免犯这样那样的罪过,虽然由于忏悔已获得罪之赦,但罪债必须偿还。接受痛苦,就是偿还罪债的方法之一,因为耶稣说:“谁愿跟随我,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凡是祈求圣母的人不免先问自己是否悔了罪,是否有理由说,这样地做是灵魂上的一件大事?犯过罪的人去祈求圣母,也有原因。即使犯了重罪的人求了圣母也会有反应。我们不要这样假定,自己不配去祈求圣母。
而在瘫子痊癒的事迹中,耶稣更进一步,祂不仅治癒疾病,还赦免病人的罪。教宗说:在那里有些人心灵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耶稣,视祂为一位治癒者。但赦罪可不是小事!祂越界了!
不仅是因为他在经受剧苦剧难、倾尽血和水(若19:34)后的实际焦渴,更是因为他联想到人类在他付出无穷大爱,以死救赎世界的血祭中依然执迷不悟、重蹈覆辙,不把荣主救灵当回事的忧愁悲伤,而渴望他们能够幡然悔悟,从罪的深渊中爬出来
主教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讲道,不由使人再次触动灵魂,有教友深情地说,想到是我们所犯的罪,让她的爱子上了十字架,她却还这样深爱着我们,不由得惭愧地低下头,痛悔己罪,用心灵去感知被刺伤的慈母之心。
若能如此,你便可躲避故意的罪。”
进而学习如何带着爱忍受痛苦,教会宣讲伦理规条和罪,但是加勒度说:唯一的真罪是“不信、不希望和不爱”。在此,他修改了圣奥思定的名言“爱天主而行你所愿者”说:“不要忧虑你应做什么。应忧虑如何去爱。”
若望因亵圣罪受罚,瞎了眼睛,良心特别不安,跪在神父脚下,告明自己的罪。他诚心悔罪,最后恢复了视力,成了一个好教友。圣迹很快传遍了全国。从米德布到科伦堡,人们游行七百公里,将圣体供放在圣堂中。
你能把你可爱的人在你祈祷的时候奉献给我,这是我最快乐的,你要知道在你的家庭里,虽然他们当中,有时有人对不起我、得罪我,我不能因着一、二人的罪而丢掉你的全家,我仍然照顾着他们,保护着他们。
甚至“假装看不见人的罪,是为叫人悔改。”(智11:24)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确实不乏稗变麦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