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印度德肋撒修女所言“为天主作工,我们永远也不会感到匮乏”。北方进德在天主的恩佑中,也相应不断地收到全国各地的神长教友奉献,得以帮助最需要的人。
后来她又得了天主的圣召,觉得做修女可以奉献一生为主为人群服务,于是要求入齐齐哈尔市德肋撒修女会,修会规矩不收纳残疾人,但是看她宁死不屈服恶人的精神,修会破例收了她。
参加学习的学员共有6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攀枝花市三区两县各堂口(米易善牧堂、红格上主慈悲堂、平江耶稣圣心堂、五十四圣伯多禄堂及大田德肋撒堂)的骨干教友。
让人尤其感动的,是三位陕西修女辛勤的付出,她们回应上主的召叫,效法了德肋撒姆姆的榜样,丰盈满足了穷人口中的呼唤:我渴,用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这种芳表吐露着灵魂的香气,散发内在的至美!
德肋撒修女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主对我们的爱。”
居里夫人舍弃了安逸的生活,得到了镭,舍弃了镭所能带给她的巨大利益,得到了世人的钦佩与赞颂;李白舍弃了功名利禄,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德肋撒姆姆舍弃了世间的繁华,毕生服务于贫民中的贫民
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于10年前去世时,印度政府和人民为她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国葬。再说排名在我国富人榜前5名中的黄光裕教友,他是生在广东汕头老教友家的孩子,现在是国美电器的总裁。
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初学院于1986年在南岗子小德肋撒堂恢复,院址为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6号,截至2023年,初学院已培养了60余位望会、保守生与初学生。
在马义谷“所教过的学生”中,中国画家刘德斋是一位重要人物。自1869年起,刘德斋成为土山湾画馆主任助理,开始主持绘画和雕塑工场的日常事务。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刘德斋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
(加下6:18;德19:1-15)他们有些出自贵族或司祭家族,但大部分是平民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