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亡者祈祷(右一)牛淑芬教友:老人家热心祈祷和克苦是出了名的,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准时到堂里祈祷,圣周五晚上朝拜圣体五六个小时,有时从晚上直到天明,很多年轻人都坚持不下来,她却做到了,而且年年如此
追思会是一个平信徒团体协议会下设的团体之一。主要是在沪韩国教友发生不幸事故或因病去世的时候,给予及时、完善的帮助,包括代办丧礼手续、布置灵堂、守灵、安排殡葬弥撒及研讨丧葬礼等等。
四、百年追思,立碑设展从荷兰方面的史料来看,胡永生原名Aemilianus(Jan)vanHeel,1907年6月8日出生于荷兰的莱顿市(Leiden),出生时本名是Jan,Aemilianus是他在加入天主教会后效仿五世纪一位圣徒所取的名字
1922年11月8日晚,我收到嘉斯巴利枢机电报:圣父慈父般哀悼令堂的逝世,亡者得以安息,生者享有天上慰藉。我今后更形孤单,对善行价值更加重视,但天上多了一位代祷者。
车子行驶进教堂后院,我们一起进堂,正好赶上晚间弥撒——为新亡者弥撒。感恩主,藉着弥撒提醒我们现世是的短暂,灵魂的得救才是我们最为圆满的追求。
其骨灰安葬追思礼仪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鲁东南地区的葬礼传统习俗。鲁东南地区的这位高龄老人活到105岁为中国社会和教会来说都是一种活的历史见证。这位高龄神长的去世也提醒中国教会及社会该重视临终关怀。
更因其他的修士没有一个不给病魔所缠扰,而对亡者竟未能照规成殓埋葬。
可是统计了一下,当年的新亡者有上百人,新领洗的在人数上不够平衡死的。于是,我们加大了慕道班的宣传力度。刚开始,教堂敞开大门都没有人敢进,为此我们设了咨询处,大门写上了字——“你来看看”,就有人进来了。
在京耶稣会士和中国教友们,采取了以中国哀悼先人的传统习俗与教会追念亡者礼相结合的方式,悼念和安葬了这位将毕生奉献给中国和中国教会的天主教耶稣会神父。
二、组织僧侣救护队、举办法会,救死扶伤,追悼亡者,激励生者组织僧侣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死扶伤,以及开展救济难民工作,是抗日战争中佛教界最受民众敬佩的爱国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