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耶稣慢慢走台湾学者张文亮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原文中写到:“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不是我们的眼光出了错,实在是我们这个世界太需要活生生的圣人。前段时间读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时,看到书中有句很经典的话,“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每当教友们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堂里忙前忙后,辛勤奔波时,都报以崇敬的眼光。他们不争名,不为利,默默地为爱天主爱世人作着奉献,实为教友们的楷模。
…所以,我们需要以信德的眼光看一切事物,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天主永恒计划的一致性。为能做到这点,我们必须不断地皈依和更新我们的心智”。
应该记住,在保持礼仪的正确精神下,有节地行平安礼,例如仅向身旁的人互祝平安,这样做,一点也不失去平安礼的意义。
生活中,常常需要做决定、做选择、做取舍,所以只有树立正确的目标,有正确的权衡标准,才会处处为天主开道,让天主在我心中作王作主。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追求成全、完美与圣善的生活。
徐:福传有两点:第一,要有正确的指示、内容。正视人生的信仰,家庭、民主、信仰,这三点对基基团来说很重要。正确信仰帮助我们正视人生、面对人生。
超自然的奥理我们有限的头脑是无法理解的,唯有以信德的眼光接受真理。玫瑰山庄的建立提升了当地的精神文明,也使许多不信神的人为神圣的事折服。
尽管隐蔽,但还是让人发现了,这些人用一种怪异的眼光来看她,以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没敢公开自己的信仰。
教宗最后谈到传播工具的角色说,大公会议的神长们召开了真正的大公会议,可是也有用政治眼光看待这一事件的媒体诠释的大公会议。在媒体看来,大公会议是一场政治搏斗,是教会各派间的权力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