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如此,那份自天主圣三当中所涌流出来的慈悲,才能启动我们的生命,并对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施行怜悯和慈悲善工。2.「卑微人一呼号,上主立刻俯允」(咏卅四7)。教会一向注重这声呼号。
的确,在这疫情期间,我们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了许许多多怜悯、分享、互助团结的例子。对话意即彼此聆听、分享不同的观点,达到共识并同道偕行。
大名鼎鼎的李叔同先生不仅虚怀若谷,尤其怜悯众生。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里,每次坐木藤椅时,总是摇一摇才下座,丰子恺开始不好问,但见他多次如此,就问他为何如此?
(箴13:13)尽管面临险恶的厄运,但只要“听从祂的话,那么,上主你的天主必转变你的命运,怜悯你。”(申30:3)④救人得子翰林冯琢庵,是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他真正代表了基督那对所有人充满怜悯和关爱的圣容。(原载:AgenziaFides)
你们既是天主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有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希三:12)。恭敬人要彼此谦让(罗十二:10)。
要知道,约瑟夫是以犹太人身份为讨好罗马政府而写的,写时绝无怜悯基督徒之意。这类的记载显然不受罗马人欢迎,若非属实,约瑟夫并无必要画蛇添足地把它加进去。
我们又是怎样处理的,是怜悯、同情?还是无动于衷、还是以鄙视的眼光对待他?7、今天普世教会一同庆祝教会初期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他们是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宗徒。
愿祂的大名永远受赞颂,因为祂惩罚了我,却又怜悯了我,使我现在得见我的儿子多俾亚。』」
试着体味圣父的心念;他教授的主祷文是他当时内心美景的素描,是他把真实的愿望化作了具有生命力的祈祷(玛6:9-13;路11:2-4),而非单纯地给宗徒传授;生活中他对天父和神国充满热火(路12:49),胸怀对世人的怜悯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