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主常在的象征,预示着祂与以色列民的恒久盟约,也象征信友不断的祈祷与奉献(参《加略山祭献》)。问2:司祭处理灰烬有何特别规定?
在以色列礼仪法中,任何非自然的体液流出都象征与“生命”秩序的脱节,因此使人处于“不洁”的状态(参见:肋15:2-3)。问2:一个患淋病的人不洁到什么程度?
答:他们会使以色列子民陷于罪中,自己也要承担后果(15-16节),因为“我是使他们成圣的上主”。二、献祭牲的条件问6:献给上主的祭牲应具备什么条件?
大黑落德王的儿子斐理伯,为讨好罗马皇帝而在约旦河源头,现今以色列国最北方的边界,建造了一座城献给皇帝,故取名为「凯撒勒雅」,一般人称之为斐理伯的凯撒勒雅,以便和另一座位于地中海岸边的凯撒勒雅城加以区别。
(《每日颂祷》,复活主日诵读,对经一)亲爱的兄弟姐妹:我以每日颂祷中的这句话,向你们宣报复活,这句话让我们回忆古代以色列子民在越过红海后所唱的赞美诗歌。
他们寄予拯救以色列厚望的耶稣死了,他们的希望也随之灰飞烟灭,他们要离开那使他们伤感和失望的地方。
由于耶稣的身份非常特殊,而当时的犹太人却又误以为耶稣就是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宗1:6)的那一位政治家,因此耶稣的智慧和明智刻意采用这个相关的名词人子,一方面使误解他是政治领袖的人(参阅若11:48;路24
艰巨但又不可或缺的修和乃是缔造共同安全的未来与和睦共处的先决条件,但这样的修和除非经由更新、毅力和真诚的努力,来调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否则无法实现。
以色列政府也邀请我,而我相信巴勒斯坦当局一样。我们正在考虑,尚未确定。我觉得可以去亚洲一次,尤其是亚洲是本笃十六世没有到过的地方,尽管他很想去。也许斯里兰卡、也许菲律宾,我未肯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82年,当她得知黎巴嫩贝鲁特一所前线医院有60余名巴勒斯坦弱智儿童处在生死关头时,她便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那里,劝说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游击队暂时停火,使她进入医院,把那些儿童一一抱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