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我跟前来(玛11:25-28)的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以提醒人们常常去注意耶稣基督的邀请;背面(南面)刻有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使教友们一出堂就能看到在今天的世代该为耶稣做什么;西面刻有耶稣所许诺给敬礼他圣心者的十二殊恩
活动开始时,义工透过圣经问答游戏,选出十二位在囚青年扮演门徒;然后由夏主教替他们洗脚。主办团体称,这是夏主教首次在惩教所为在囚者举行濯足礼。
代表加尔丁礼、亚美尼亚、西罗、拉丁礼和科普特教会团体的十二支球队参赛,加尔丁礼圣若瑟主教座堂队战胜了拉丁礼圣若瑟堂球队夺冠。国内部分电视台还实况转播了11月4日的决赛。
4月6日圣周四晚7时,蒙、汉两族教友在其其里格神父的带领下,共同参与了“纪念主耶稣与十二宗徒”最后晚餐的弥撒圣祭。讲道中,神父以“出卖、洗脚、爱到底”三个主题与教友分享。
教宗保证“为这名优秀又机警的仆人的灵魂”祈祷,称他忠于自己的格言,即“有我的恩宠够了”(格后十二9),“他在最后一段痛苦的时刻也信靠在天之父的美善”。阿马托枢机生前参与了很多列圣品和真福品的案件。
同为耶稣会,又同在台湾服务了近半个世纪的大丁和小丁哥俩神父。之后,我在马尼拉雅典耀大学读书时,数次遇到了出差菲律宾的丁松筠神父。
他们前去看的是一个先知,而且他比先知还大。在妇女所生者中,没有一个比若翰更大的。若翰也是最後一位先知,因为在他之後就是默西亚。教宗说,若翰是伟大的,因为他忠於上主对他的要求,他因忠信而伟大。
耶肋米亚先知引用辣黑耳的哭泣来安慰处在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鼓励他们怀抱希望,重归天主(耶卅一15-17)。教宗表示,先知藉着辣黑耳的悲痛和哭泣指明了一个料想不到的生命前景。
教宗鼓励青年人意识到自身具备的先知之恩。今日的先知拥有提出谴责和愿景的两项能力。青年人兼具这两项能力:他们晓得要谴责,虽然有时表达方式不妥当;他们同时也懂得探索未来,目光更加长远。
(路四18)教宗指出,耶稣是领受了圣神傅油的君王、先知和司祭,一如旧约中的列王、先知和司祭那样被傅油。然而,这并非一份“个人独享的圣宠”,耶稣将祂领受的圣神,传给祂的整个奥体,即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