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出13:21—22)在我们教区150年的历史道路上,多少次也面临着灭顶之灾、昏暗之境,前途茫茫,了无生机。是上主以希望的火柱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照亮了前程,保护我们教区一次次冲破暗冥,重现活力!
(《给青年的信》2)二、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在福音中,圣史马尔谷强调「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谷十21)上主的凝视是这很特殊见面的核心,也是全体基督徒的经验。
面对三次背叛祂的伯多禄,祂还委以重任,让他牧养自己的羊(若21:15-17)。“破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心,他不吹灭”(依42:3,玛12:20)。
(玛19:21)耶稣并没有谴责那个富少年,或揭露他其实并没有完全遵守诫命的真相。耶稣只回答他说:“非常好,来跟随我吧!”可结果又如何呢?
为此我规定,一听确说教宗出缺,特别是教宗逝世的噩耗之后,教会在所有城市和其他地方,至少是较重要的,即举行隆重的追思礼仪,奉献谦恕和恒心的祈祷给上主(参阅玛21:22;谷11:24),务使光照投票枢机们的心
(玛16:26)训道篇2:21:「有人以智慧、学问和才干劳作得来的,却应该留下,让别人不劳而获:这也是空虚和大不幸。」【历史背景】训道者指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实:劳动所得可能最终流入不配的人手中。
[21][page]三、世俗化的形成原因对世俗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包括它的形成原因,西方学术界到目前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则是在社会主义体制内,进行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更为深刻的转型。文化并非总是亦步亦趋地追随环境变化。在历史上,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与催化剂。
当年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人数的4%,到他毕业那年,发展为21%。Rodgers先生泪光闪闪,感谢海斯堡神父当年能虚心听取意见,赋权并激发一个低下的一年级新生。主持人接着让大家看大屏幕。
《启示宪章》又强调: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特别在圣道礼仪中,教会不停地从天主圣言的宴席,取用生命之粮,而供给信友们(启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