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亚毛斯是公元前8世纪的先知,出身犹大的乡村,却被召叫到北国以色列宣讲悔改。他所处的时期,北国经济繁荣,但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富人奢侈放纵,穷人被压迫、剥削,社会正义荡然无存。
主前587年巴比伦消灭南犹大,圣殿被毁、很多犹太人被流放异国他乡。在这种情况下,司祭典把逾越节从朝圣节变为家庭节日,并突出此间的团结互助(参考出12,3-4)。
圣经早已说过:为此,他(犹大玛加伯)为亡者献赎罪祭,是为叫他们获得罪赦。(加下12:46)教会从起初就一直纪念亡者,在地窟里举行弥撒圣祭,为亡者奉献祈祷,为使他们早日得到炼净,进入天国中。
每一个人的超性尊严是犹大—基督徒智慧中基本的价值,感谢对理性的运用,可以让人认识到这一切。
每一个人的超性尊严是犹大—基督徒智慧中基本的价值,感谢对理性的运用,可以让人认识到这一切。
耶肋米亚先知讲得好:“万军的上主这样说:在这人兽绝迹的荒凉地方,和其中所有的城市里,仍要有牧童牧放羊群的牧场,在山地和平原以及南部的各城镇里,在本雅明地,在耶路撒冷城郊,在犹大的各城市里,仍要有人数点手下经过的羊群
2.作者公元前598和587年,巴比伦王拿步高先后两次占领南国犹大的首都耶路撒冷,并先后将犹大的高、中阶层人士,智者、精英及高级技工掳往巴比伦。
依撒意亚先知书(49:18-29及54:1-3)的预许启发了这一联想:犹大的土地上出乎意外地充满了曾遭受屈辱,被放逐,而又回归的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