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8-01-30

死,其实是生命庄重的宣告:请记住,我曾经活过,而活着的时候是无所作为的,没有修好良好的道德,没有按着天主的旨意去做;或者我活着的时候,功德无量,完全按着天主的旨意去做了。

“十”字的隐喻
2008-03-20

——十字路口上的耶稣于人性和神性的矛盾冲突里犹豫着、徘徊着、艰难的选择着……而这困惑的处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短暂而微渺的一生中,有多少俗世的物欲与道德伦理的教量,有多少难以割舍与无可奈何的纠挠

感恩之种种
2008-03-29

感恩是好事,是有教养、有道德、有知恩感的人的健康心态。也表明社会人间关系的一种和谐。但是,好事过了头,味道就变了。慈善行为,决不是个人对个人的施恩。

教宗方济各2024年3月6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3-11

在他的傲慢中,他忘记了在福音中耶稣给我们不多的几条道德诫命,其中有一条是毫不妥协的态度,即:绝不判断他人。

新加坡一神父弥撒中遇袭,总理、枢机慰问祈福
2024-11-12

事实上,这些事件向我们表明,社会正在远离道德价值观;没有是非观念,即使在神圣的地方也是如此。世界上有许多不安、困惑和受伤的人。然而,我们知道,邪恶终究不会得逞。我们从教会殉道者的事例中看到了这一点”。

章开沅: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
2014-09-28

20世纪末,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单纯的物欲追求导致的许多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信仰迷失、道德沦丧,吸毒、自杀等自残行为也急剧增加。人正在毁灭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

央视调查:国内平信邮寄丢失率达33% 邮局无责
2012-04-11

主持人:  法律上不管,当然只能靠道德了,但是道德这件事不能只靠嘴上说,而是应该邮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公司在自己的管理制度上以及监督上真正有效运行,让人们可以而且必须要有道德,这样我们才可以放心,平信才不会这么快从我们生活中消失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008-06-10

善有善报是整个社会认同的道德原则,但是在修女们的词典中没有回报两个字。所有的行为只与爱有关。  

基于信仰的慈善在战“疫”中展现文明之光
2020-04-10

文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律和“爱人如己”信条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也是人类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必要基础。

《众位弟兄》:教宗方济各的社会通谕
2020-10-05

因此,人民运动尤其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确是“道德能量的洪流”,理应以协作方式参与社会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对”穷人的政策转变为“与穷人一起”和“属于穷人的”政策(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