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人成果今年8月2至4日在芝加哥召开的美中天主教交流协会第29届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教师和陶成者项目”(ChinaEducatorsandFormatorsProject)获得了“可敬者利玛窦奖”,以表彰玛利诺会为
我们走到她家房屋的废墟前,挖掘机正在小心翼翼地将废墟上的预制板拖开,十来名志愿者在紧急地传递砖头,希望下面的哥哥还有生还的机会。
2011年腊月初八,宋福军和晨星爱心社的两个志愿者刘珊和董君杰,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带着北京捐给进德公益的200多件羽绒服去了承德丰宁县凤山镇的一个小学、小坝子乡小学和万胜永小学,把羽绒服分赠给了最贫困的学生
穿着正装的志愿者一步一岗夹道欢迎,以示对来访者的欢迎和尊重。每位来访者都签名留念,据统计共有一万两千多人前来吊唁,盛况空前。
为此学校里每周都会有一些志愿者专门过来整理无人领取的信件,如果超过一个月无人认领就会被贴上退信通知退回原址。然而,如此负责任的信件收发管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
她的机构就在她所服务的每一个地方,他的成员大部分是志愿者。包括那些来采访的全世界的著名记者,必须和她一样蹲下来为穷人病人喂饭送药。
在此我很乐意提到徐光启(官员,在利玛窦的时代被朝廷任命为礼部尚书),皇帝问他为何成为基督徒,他解释了福音丰富的价值观和神性根源,正因如此信仰才能宣认宽恕仇敌;因此,我确实对宣讲福音充满信心。
把福音带到中华大地的利玛窦等人,他们不但是当时一等一的科学家,更是怀揣福传梦想的传教士。他们不但把科学知识(几何、天文、地理、印刷等)带到中国,也把福音植根于这片土地上,有了今天在中国的天主教会。
1583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他用十年时间学习中国语言,然后攻研中国古代经典,经、史、子、集皆晓其义;结交中国明朝政府文人、学士,通过译书和示范,把西方天文、地理、数学、医药、机械
在国内,内蒙古呼和浩特行医50多年的老教友张普照,从1986年开始至今,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遗体捐献,除了自己一家五口都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外,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已有500多人报名成为遗体捐献者,其中包括神父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