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从基督那里重获生命的人,能「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渴望、需求和梦想」。说话也意味著与他人建立关系。教宗警惕道:「今天人们经常保持『连线』,却没有沟通。
教宗将“坚固这些弟兄的信德和爱德,减轻他们的痛苦,渴望这次行程能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基督徒敞开未来”。在停顿了15个月后,教宗将要实现这个期待已久的访问。
你们要渴望那最伟大的事,渴望认识基督,认识他的圣容”。这位德国籍、爱好音乐的神学家教宗常说:“教会不寻求特权,对特权没有兴趣,教会只愿意宣讲基督,只愿意维护人,维护弱小者免受强者蛮横的欺压”。
当了主教以后,奥斯定在《忏悔录》中写说:“那本书的确改变了我感受的方式,以至于我突然间失落了那些虚无缥缈的希望的价值观,幷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热忱,渴望智慧的永垂不朽”。
(39节)耶稣邀请他们与自己建立一份自由而坚定的关系,去体验与祂的友谊是否符合他们心中对真、善、美和永恒的渴望。
他多么渴望我们到他跟前,热切期盼我们永远得救。为什么我们不能表现出这份深爱他的情怀呢?
今日有关‘野蛮’世界何去何从的怨言有时导致在教会内部产生对完全保守和防御的渴望。不!与天主相遇就在今天。天主藉着时间在历史启示的环境中显示自己。时间开启进程,空间使进程具体化。
但福传并非一种从外在上加给基督徒的责任,而是那些真正的基督徒自然地从内心所发出的渴望和热情。当然,也存在着“应该”的正当性,因为福传是主耶稣升天时交给所有基督徒的使命(谷16:15)。
玛14:13耶稣是天主,天主是爱,他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他是慈悲的,宽仁的,愿意帮助那些真心向他求助的人,他会满足人们求他医治、与他结合的渴望。
2.煕笃会的创会简史在十一世纪时,欧洲的修院出现了不少的革新运动,其中的一个趋向是特别渴望回到教会初期旷野教父独修或团居理想的隐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