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生于世代热心教友之家,自幼立志修道。起初,遭父亲严厉反对,但姚公一心向主,终感动父母,成为葡园园丁。姚公一生阅历丰富,既曾担任本堂,亦曾担任校长,既曾服务修道院,亦曾负责出版社。
这个惊险、传奇的故事,世代传颂。神学家们把友弟德看成是圣母的预像,因为友弟德救了拜突里雅城的百姓,而圣母孕育了拯救全人类的圣子耶稣。想仔细了解这个传奇的故事吗?打开圣经,阅读《友弟德传》吧。
我出生在一个世代虔诚的教友家庭,但我认为这虔诚是有问题的——祖辈传!父辈怎样信的,过什么样的信仰生活,我也这样信了,并且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
杨主教又谈到圣经中的奇迹,他指这个世代的奇迹须透过爱与信德去实践,这先要虚空自己及悔改。他指扶康会服务的弟兄姊妹在平凡生活中受上主眷爱,纵然卑微,但谦虚心态令天主继续临到他们当中。
乍一听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可仔细去反思一下,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这些生长在耶稣基督亲创的天主教会的世代教友,从呱呱落地就受洗,又有坚振傅油、圣体滋养的天主新子民就这么身轻体弱,不堪风雨?
为你自己,也要做一个好老师,一位为新世代带来希望和信任的老师。你白白收到恩宠,现在把它放回源头,它会使你的感情和智慧更丰盛。安顿下来过些舒适日子往往是一个陷阱。青年人会冒险。
斐洛尼枢机最后总结道:「世代以来,基督徒与穆斯林和睦共处。因著开明的政治,双方之间的共通点今天理当得到加强。基础已然存在,我们能向前迈进:教宗首次到访阿拉伯半岛的事实是一个极其正面又充满希望的标记。
而我,天主怜悯我,干脆直接赐给我一个世代公教家庭的意大利籍女婿,使得我的先生出于礼貌和尊重两次与“老外”亲家一起进堂。第一次是女儿婚配弥撒在舟山教堂,第二次是小外孙圣洗礼在南京教堂。
虽然出身世代教友家庭,从小领洗入教,但是之前从不参与教会任何活动。如果不是结婚的原因,谁能知道他也是有信仰?!
他那时代正是民族主义者彼此征伐、权力斗争剧烈的世代,这些斗争也渗透到教会内部。第八世纪中叶卡洛林王朝和伦格巴蒂王朝尖锐对立,奥特佩尔托在这个时候进入卡洛林宫廷担任查理曼皇帝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