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成门外北京市委党校宽大的绿色庭院中央,有一座小小的墓园,四周被透花砖环绕着,南墙正中有两扇灰色铁花棂门,墓园种植几株青翠的柏树。这就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利玛窦墓。
(见《沙勿略传》载《耶稣会历史档案》)汤若望在《都门建堂碑记》中写道:“自昔西汉时,宗徒圣多默者,初入中国传天主正教。”
经过几年的慕道学习,我对信仰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教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圣经也入了门,懂得了祈祷的重大意义。但对身上肩负的重担却越感到了吃力。
登上山顶,来到圣殿前,神长教友们依次穿越慈悲圣门、朝拜十字架、亲吻苦像,并为圣山和圣殿的扩建工程慷慨奉献。随后,由三原教区大训堡堂区苏圣意神父与渭南教区东三会堂的张小成神父共祭,举行了弥撒圣祭。
进得窑洞门右手边的窗前放着一张桌子,桌子木头原色,纹路清晰,桌角被磨得很光滑,桌子四腿稳墩,我看着都好安全。你坐在桌前一木制圈椅里,埋头看报纸,眼镜架鼻尖上,就要滑落下来。
除了去各教区开启圣门的圣堂圣地之外,也有不少团队远赴欧洲或耶稣生活过的以色列等地朝圣。足以说明广大教友积极响应教会号召,以实际行动更新自己,强化信仰和教会秉承的来自天父的慈悲面容与慈悲精神。
在圣堂东西两侧堂门入口处,设立了信仰咨询点,摆放了多种福传小册子,一些教外朋友也饶有兴致地前来领取并坐下翻阅。
更效景门。依人施利。馁者来而食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充分勾勒出郭子仪践行信仰、笃行仁爱的伟大形象。享誉中外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自1625年出土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关于音译词的选字,用啊还是阿,用门还是们,这样的讨论并无不可,但是为其附加本不具有的神学意涵,则难免有牵强附会和过度诠释之嫌。
教堂门外又是一道大红喜门:圣教与乾坤并立,神恩与江海长流。好一幅气概非凡的对联!祝圣新堂是教区的一大喜事,全体神父、修女都前来庆贺,感谢天主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