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号把宗教对话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突显出来,也充分显示了“全球伦理”的宗教基础和实践意义。这就是,通过宗教对话寻找冲突各方在价值观上的共识,通过价值观上的共识达成和解与共同发展。
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1991年德国著名神学家孔汉思神父提出了“全球伦理”学说理论。在国际上,广受关注。
教理讲授作为宗教教育被看作是哲学教育的准备,智慧的开端,帮助人获得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整体观念,打开心智进入广阔的人类文化,是一个人教育背景的基础,是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3、通过圣经文化涉及的背景学习,可以更容易理解欧洲历史及文化、雕塑、美术、文学作品、意识形态,也可以接触到许多世界性的文化知识,民俗风情,认识美的力量,陶冶情操,扩展视野增长见识。
此外,在如此艰难的背景之下,与最急需的地方教会有关的圣座各部会作出了「美好的举动」。这些部会「不仅在许多事务上缩减开支,而且增加了给这些地方教会的贡献,以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各种需求」。
他在那样一个充满奴隶制恐怖的背景下做出了这样的主张,他也是这主张的见证。奴隶制“物化”了人类,人类的价值被降低为对某人或某物有用。但是人而天主的耶稣,提升了每个人的尊严,并且暴露了奴隶制的虚伪。
我们的会议在世界处于危机四伏的背景下举行,这个世界的创伤和可耻的不平等在我们心中产生了痛苦的共鸣,使我们的工作变得特别沉重,尤其是因为我们的与会者中,有来自遭受到战争肆虐的国家。
以此为背景,我们可以明白:天主和耶稣的关系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信赖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天主是首先信赖的一方;天主信赖耶稣。
松隈先生为本报读者介绍了这家医院的背景。《日本天主教周刊》曾经两次报道了该事件。他说,虽然有弃婴窗口存在争议,但日本教会和日本能政府以及日本社会多数人还是支持这一爱德做法。
信仰实践三个层面展开研讨,大家共同回顾了两岸天主教的历史渊源,分享两地教会的互动往来以及在推进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如何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福音,以及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教会的独特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