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民先是怀念在埃及为奴的日子,後来又抱怨没有食物吃。天主耐心地对待梅瑟和祂的子民,聆听梅瑟一次又一次地为子民请愿。天主教导梅瑟和子民,耐心也是信德的基本要素。
十八世纪英国的国会议员WilliamWilberforce,是位笃信天主的人,他穷一生之力,历经无数波折,终于推翻了英国的奴隶制度;1833年,他临终的那年,英国国会通过废奴法案,并且用两千万英磅来推行这政策
就算他能与天主面对面交谈,他仍然是百姓的朋友,怜悯他们犯了罪、陷入试探,怜悯他们突然怀念起过去在埃及为奴的时光。尽管梅瑟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与穷人为伍,继续信赖天主是旅程中的天路行粮。
今天则有许多形式的奴役使人备受煎熬,这也是欧洲委员会努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再次将人置于“所有利益的中心”,好使为人服务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厄则克耳提到天主与以色列子民的关系时,也不顾忌地使用强烈、热情的字眼(参看16:1-22)。
厄则克耳提到天主与以色列子民的关系时,也不顾忌地使用强烈、热情的字眼(参看十六,1-22)。
在第一篇读经中,厄则克耳先知描绘天主如同一位牧人,看顾祂的羊群,一一数点祂的羊只。祂寻找迷失的,包扎受伤的,坚固软弱和病弱的(参阅:则卅四11~16)。
答:若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默纳协,意思是“天主使我忘记痛苦”;次子名叫厄弗辣因,意思是“天主使我在苦地生育”。五、荒年来临问12:饥荒来临后,埃及的情形怎样?
成为厄娃子孙的希望成为哭泣哀号者的救援让身处黑暗的视线看到光明在冷酷严寒中感受春天的温暖因被基督热血染红所以成为万众仿效的样板借着自己饱受屈辱苦难为更多的人营造幸福即使自己非常困穷悲酸也要变成比自己更不幸的最小兄弟姊妹的救星
在静深的千层水底像厄里亚一样,躲在洞中鱼一样,吐露一生。寂寞的叹息:石头啊!你的坚硬,心灵夹缝里,我用泪水浇灌你,渴望延续你的生命。孩子一样的哺育。知道你很贫穷,让我的水,孕育你初人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