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各教区堂口凡有条件的都举行这纪念礼仪,每一位教友都参与了这一纪念礼仪领受了基督的圣体圣血,参与圣体游行礼仪并接受了圣体降福。黄浦若瑟堂在何为神父的支持下也履行了瞻礼的礼仪。
本笃十六世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强调,杰出的圣乐「不可从礼仪中消失」,圣乐「能以完全独特的方式参与神圣礼仪」。本笃十六世教宗指出,美妙的音乐有三个来源。
英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伦敦西敏寺的总主教奥康脑尔枢机表示:即使可以预见按照教宗的指示来举行礼仪是有困难的,而且有些神父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求举行昔日的弥撒礼仪,然而教宗的手谕非常清楚地指出举行什么礼仪的责任由地方主教担负
房东见我问的问题十分了得,马上就搬来一大堆书籍让我看,我翻了翻,等他们走后就随便地把书放在了一边。有一次,房东问我说:那些书你都看完了吧?你这么聪明,一定能懂得很多道理。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唉!
她在埃及的压迫下,能挽回男婴的性命,所做的计划,显出她无比的勇气和极大的信心,以致对以色列整个民族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所以她在希伯来书中被列在信心的女英雄当中。
阅读她谈性征(sexuality)的书,启发还是修士的我如何将性与灵魂连结在一起。不止如此,欲望(不止是性欲)如何深植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曾有一个时刻她给了我一个清楚的宣告。
但是人们也不努力,包括神父们,也不是很积极地找这些书。这些书出版了,但是神父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兴趣。我出了很多书,也没有人宣传,看的人很少,知道的人很少。有人对我说“中国人不看书”。我很失望。
我们基督徒对死亡的看法,在教会的礼仪祈祷中以卓越的方式表达出来:主,为信仰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
此外,教会的一些礼仪庆祝,在一些方面,也没能体现礼仪的高贵的节俭(礼仪宪章30),搀杂了某些成分,致使我们现代人看不清圣事及圣仪的本质和目的(礼仪宪章62),也有必要依照礼仪的精神进行修正和改变。
“教会年”或“礼仪年”是一个新词,它是在德国路德宗的一牧师约阿纳,在1589年的一次讲道中第一次被使用。此词的使用显示出当时“世俗年”被认为是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