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圣母玛利亚在法蒂玛显现时所言:“人类冒犯天主的尊严过于,过于了。”对此,救主耶稣面对人类的悲惨命运,对魔鬼的猖狂进攻,岂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坐视不管?
在逃往埃及的路途中,幼童耶稣与祂的双亲共同经历了流离失所者和难民的凄怆命运,「充满恐惧、不安和不适(参阅:玛二13~15、19~23)。
在撒上17:34-35节,由达味对撒乌耳所讲的话可见一斑:“达味回答撒乌耳说‘你的仆人是为父亲牧羊的人,几时有狮子或狗熊闯来,由羊群中夺去一只羊,我就追上去,打死他,从它口中救出那只羊来。’”。
而人类对天主充满了饥渴、要邀请和引领其走向活的食粮和活水,就像撒玛黎雅妇人在雅格伯井边同基督相遇、对话那样。
对于犹太人,包括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撒杜塞人(询问复活之事)等不同的阶层和党派。对于外邦人,包括撒玛黎雅人、希腊人等。
而人类对天主充满了饥渴、要邀请和引领其走向活的食粮和活水,就象撒玛黎雅妇人在雅格伯井边同基督相遇、对话那样。
教宗方济各2023年四旬期文告四旬期的刻苦──同道偕行的历程亲爱的弟兄姊妹们:玛窦、马尔谷和路加三部福音都不约而同地叙述了耶稣显圣容的故事。从福音的记载,我们看到耶稣因为门徒对祂不了解所产生的反应。
美国中学生心目中的10大英雄,耶稣居首位,德肋撒修女列第5 英雄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圣经中其他一些章节也支持这一教义,包括玛窦福音12章32节,其中,主耶稣说道:凡出言干犯人子的,可得赦免;但出言干犯圣神的,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这些话就已暗示,在来世,罪过仍可得到赦免。
耶稣对他刚去世的朋友拉匝禄的妹妹玛尔大说:“我就是复活。谁相信我,纵然死了,仍然活着。凡在世相信我的人永远不会死亡”(若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