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读了“信德”出版的一本《祈祷自由,爱也自由》,让我对祈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验。作者告诉我们:以一种超然的态度,以一种平衡的心态,对天主在我们生命的任何境况中所要求的都平静地接受。
介绍德肋撒姆姆,让我们先从她生前出版的一本自传里如何介绍她自己说起吧。德肋撒修女开宗明义地说: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现在我是一个印度公民,我还是一个天主教的修女。
楠苑教友主动为蔚玛利亚修女的著作出版单行本,而出资出力,显示了知识分子各尽所能,不求所需,唯求付出的无私传教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好多年前,在一本由河北“信德”出版,笔名叶帆编著的书籍《幽默与启示》中看到一则至今记忆犹新的幽默故事,也是发生在教友与神父之间。
三十年以来,庞保颐出版了卅八本书,撰写了七百多篇文章。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曾录制了十多张专辑,以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出版商的一百多种原创音乐作品。
渐渐我俩成了忘年交,不时我会送给他一些“信德”出版的书籍,而他也会把他打印好的新作交给我先睹为快。
他不但多方询问出版这套中文弥撒经书的必要性,而且,还非常理解中国内地基层教会的实际牧灵需要,尊重内地神长们的选择。
摘自“信德”出版的《旧约故事述评》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被绑架的女富翁》一书中写到美国佩蒂·华格纳博士,十四岁就上大学,十九岁因发明冷烫剂,欧洲一家公司以一笔惊人的代价购去发明专利权,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自天主教传入我国,传教士就开始尝试用中文撰写、编译和出版教理书籍,利玛窦、庞迪我、艾儒略、高一志、阳玛诺等人都留下许多作品,也培养了极少数的中国籍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