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灵中心还关注着到澳洲读书的华人教友大学生的信仰生活,在澳洲的五个大学里分别成立了“亚洲天主教学生会”,专为在澳就读的亚洲教友大学生提供牧灵服务。
其时首任主教明稽章Guillemin(PhilippeFrancoisGuillemin)于1848年来粤传教,当时他就有要在广州建立一间大教堂的设想。
这位教区副主教指出,因应新界区的牧灵需要,教区已计划在三个市镇即东涌、将军澳及粉岭修建新圣堂。 他又说,在去年圣诞节,各堂区共为多达二千七百名婴儿施洗。
圣若瑟大修院,位于澳门岗顶前地五号。澳门是向中国大陆输送传教士的大本营。1727年(清雍正六年),耶稣会士在澳门创立圣若瑟修院,并于1785年建造圣若瑟修院圣堂。
陈神父称,他们一般会兼顾名字的普通话和广东话读音,方便外籍会士在中港台澳等地服务:「起中文名字代表会士尊重中国文化,融入中国。」
他一面在港、澳、穗行医,一面宣传革命。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李鸿章根本不予理会。
大三巴牌坊是原圣保禄教堂的遗址,有东方梵蒂冈之称,如今已是澳门的象征之一,也是访澳者的必到之地。据澳门教区总务长刘哲明神父介绍,“每年大约有两千万人次访问澳门。
1978年返澳任圣若瑟修院院长,其间曾担任澳门天主教培圣会神师及教区司铎咨议会成员。1987年获委任为主教座堂红衣大司铎。
为我们(澳门神长教友)来说,澳门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澳门的天主教信友对未来的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一国两制’,以及澳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都充满了信心。”
而近年,圣若瑟修院再次取录世界各地的修士来澳修道和接受培育,李主教认为是次展览对修院别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