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馆藏关于石室教堂的两件文物的故事
2009-10-22 11:32:49 来源:《信德报》2009年10月10日,29期(总第388期)
当我们到越秀山五层楼的广州博物馆参观时,我们会看到有两件广州耶稣圣心大教堂(石室)的文物——一个教堂的木制模型和一个大时钟的钟面。这两件文物里面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
教堂模型和钟面
建筑是一个地区历史文明最具体的结晶,中世纪的欧洲并非黑暗而幽闭,当时的农业和城市经济增长很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自12世纪以后,因发达的宗教文化,欧洲的城市建筑技术和设计水平以教堂的建筑为基础,发展出各种瑰丽传世的建筑风格。如罗马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哥特式以及其他多种混合形式。其中哥特式教堂建筑则承先启后,最为壮观。通过其高耸的塔楼,复杂的雕刻造型,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把抽象神圣的概念完全形塑出来。让置身当中的人们不由得感到自己的渺小,内心升起崇敬与庄严的感觉。
这些艺术的瑰宝亦跨越重洋,落户远东。例如广州的耶稣圣心大教堂(石室)就是一个西风东渐的经典之作。其时首任主教明稽章Guillemin (Philippe Francois Guillemin)于1848年来粤传教,当时他就有要在广州建立一间大教堂的设想。咸丰一年(1851年)就在当时的两广部堂旁边购置房产,并建立了一间小教堂。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与广东地方谈判建造教堂的有关事宜,但当时的谈判并不顺利。1858年明稽章回法国述职,以巴黎圣克罗蒂尔德教堂(St.Clotilde)为样板向拿破仑三世说明和解释在广州建造大教堂计划,项目投资也获得顺利的批准。教堂的设计也参考了圣克罗蒂尔德教堂的一些元素。施工组织工作在1860年之前就已经着手进行筹备,于1860年破土动工,1863年进行奠基。当教堂在1888年建成后,立即成为广州当时的一座新地标。
广州的新地标,摘自《A Tour of Old Canton》1906年的广州石室教堂,背景为白云山
对比两座姐妹堂的景观设计思想,广州石室教堂坐落在珠江北岸,坐北向南,面向珠江,与珠江的主航道相垂直。巴黎的圣克罗蒂尔德教堂在塞纳河南岸,它的坐向是向北偏东,面对塞纳河与塞纳河主航道相垂直,两国的建筑理念在一百多年前就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教堂的外形是花岗岩(石材产于广东)构筑的哥特式双尖塔形建筑,所有玻璃窗均安装了从法国运来的镶嵌式彩色玻璃花窗。每当早晨,旭日辉映,光线透过色彩绚丽的玻璃投射到教堂里的各个角落,给原本森严肃穆的教堂带来明快祥和的气氛,而这五彩的祥光又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圣坛上。加上雄浑壮美的管风琴乐和深邃轰鸣的钟声,使人似乎感到天国不再遥远神秘,让人们的祈祷随着高高的塔尖飘到上天。对于深受文艺复兴思想影响的建筑师们而言,高大的竖窗是地上通往天堂的窗户,上面的彩色玻璃随着阳光的变化改变着光线的投影,形成一种飘忽的氛围,唤起人们心灵的呼应。这就是哥特式建筑里面彩色玻璃镶嵌画的特殊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教堂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门屏,中间刻有一些中国色彩的浮雕和图案。建筑排水兽头均雕刻成中国风格的狮子兽头造型。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教堂在2005年维修工作动工前,有关部门用经纬仪对教堂进行测量,发现东西塔尖的垂直投影线仍然落在自己的投影点上。这说明两座高塔仍旧保持垂直不变,想想当年我们的先辈是用人力和木桩建造的基础,经百年沧桑而没有变形,令今日的建筑设计精英们无比汗颜!
当时国外的有关人士把广州石室教堂与巴黎的圣克罗蒂尔德教堂相媲美,我们通过两间教堂景观的照片就看得很清楚了。
巴黎圣克罗蒂尔德教堂远眺,摘自法语电影《红气球的旅行》剧照
现存广州博物馆的模型是按照当时教堂设计方案制造出来的。根据一些老教友回忆,这个模型在40年代以前就已经存放在教堂里面。但是在1966年一场文革动乱中,教堂受到严重冲击,教堂中所有的东西被砸坏,甚至放火烧毁。这个模型可能因为陈旧和细小,被扔进垃圾堆,没有被扔到火堆里,实属万幸。后来在教堂开始文革后第一次维修时,人们在垃圾堆里发现了这个模型。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模型下半截已经破损。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模型有新旧两种颜色的木料就是修复的痕迹。教堂门外的石阶梯原来是七级,后来由于多年积土和地面的抬高,现在实际只看到五级阶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