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终会消逝,但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印记,却可以一直陪伴着我们。
但是,在学术灵魂的深处,他们的风、他们的云,是有痕迹的,且永不消逝。
进堂咏参希九,15;七,24耶稣基督,新约的中保,永远长存,具有不可消逝的司祭品位。
在第九世纪以后,欧洲基本上以完全成为基督信仰区域,因此成人洗礼渐趋式微,教会中的(成人)慕道期和公开悔罪的纪律也随之消逝,德国和法国民间由于不谙拉丁礼仪,而开始盛行克己补赎以求得修德升天的热心神功。
教父与其他古代讲道者屡次把基督的降来或基督自身称为“天上的春天”、“精神的春天”、“我们喜乐的春天”、“永不消逝的春天”。后来欧洲许多地区圣诞节安置圣诞树的习惯,也是这种思想的表达。
其实,教父时期是不是那么明确地随着第八世纪的消逝而终结呢?也不一定,因为文学是一种很有耐性的生命,不容易随着事态的消失而云消雾散。
这几句诗词揭示了对希望的渴望,这个希望在诗词中却是在拂晓时消逝的幻影。教宗方济各继续说:看,基督信徒的希望不是幻影,它不会落空。它是超性的德行,是天主赐予的礼物,我们不能将之简化成只属人性的乐观主义。
那就是说,唯一真正是默西亚的,就是他自己,因为他就是天主兴起的那位大先知(路7:16),是天主的代言人(若8:26,28,38;12:49,50),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默19:16),也是唯一具有不可消逝的司祭品位的大司祭
但是,随著时间的流逝和恐惧的增长,再怎么勇敢的希望都会消逝。耶稣的希望则截然不同,它在心中注入一股确信,坚信天主能使一切好转,因为祂甚至能使生命从墓穴走出来。墓穴这个地方,人一旦进去,就不再出来。
当恐惧消逝的那一刻,通过祂的德能,这些渔夫,大多数是文盲,将要改变世界。“但如果他们不能宣讲…?”但那是圣神的话语,那是使他们继续去改变世界的圣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