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都有良心,它知是非,辨善恶,做了善事就高兴,做了恶事就不安。这良心是哪里来的呢,哪个做父母的都愿意给自己儿女一颗永远快乐的心。所以人的良心不是自己想不要就不要,想要就要。
我们的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吃喝穿戴的俗世层面上,更不能为着眼前的、短暂的、不停变换的房子、车子、位子、名利快乐绞尽脑汁不遗余力,而忽略为自己积聚天上的不朽财富,因为今世的一切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只有自己的美丑善恶是非功过才是天主所要审量的资料
常会将哀矜施舍视为愚傻,将忍耐退让看作软弱无能,认为智慧就是要在才能技巧钱财物质等方面超过他人,而信仰却要求我们谦卑、真诚、温良、守信,即使需要吃亏忍辱也会甘心情愿、心平气和,始终将人生视作短暂的旅程,视作表演美丑善恶的舞台
原祖是按天主的肖像造成的(创1:27),由于他们吃了天主不让吃的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创3:6),违背了天主的命令,从此失去了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的形象,失去了原有的直接与天主交往的地位和荣耀。
“亲君子远小人”就是提醒人们明辨良莠,分清善恶。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丘)。
这派学者坚持善恶二元论,认为精神绝对善,物质则绝对恶。人体既属物质,因此也就绝对恶了。人若结婚生子,不是将造成更多的恶了吗?这类历史背景多得不可胜数。
可以说,儿童在对人间善恶、好歹、美丑的区别,在保持清晰的看法、作出果决的判断和立场抉择方面,比成人要健正、纯粹得多。儿童生活比成人要朴实、要干净、要简单明朗、要有尊严。
人的生命有其潜能及深度,有与生俱来分辨、选择善恶的能力。人的自由意志可以相反周围恶的氛围,做出朝向良善价值观的决定。父亲是厄运,孩子不见得不能超生。
在一个由表象主导、思维浅薄、对善恶都不重视的世界中,古老的智德教训应该被重新唤起。圣多玛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称其为“rectaratioagibilium(善行的正确理由)”。
在婚姻生活中,我们要认识自己,认识对方,个性没有好坏之分,行为才分善恶,夫妇恳谈会通过课程帮助参与的夫妇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