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咏作者认出天主的临在和祂的爱,却也察觉到令他害怕的一种临近,即仇敌的临近。于是,他的哀诉转为祈求,焦虑成为对危险的认识。他的对手并非战无不胜,他们成为凶猛的野兽,而圣咏作者则成了微虫。
集祷经表达出我们的信仰与渴望:我们基督徒在人间渴望而追求的,不仅是天下万国隶属于基督的王权之下,而是每个人、每个受造物、个别和团体都应承认基督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君王,诚如圣保禄所说:基督必将为王,直至天主把一切仇敌屈服在他的脚下
上主谢绝了达味的好意;撒罗满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在天主赐给他的王国国泰民安、没有仇敌也没有灾祸的情况下动手为天主兴建圣殿;因此我们发现建造圣殿是一种完全出自内心的感恩。
相反地,罪不是天主的作为,并非来自天主,而是出自仇敌。正是为救赎罪人,基督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只是没有罪过(参閲:希四15)。
在《圣咏》中也有对仇敌极其严厉的话语,灵修导师们教导我们用这些话语对付魔鬼和我们的罪过。然而,这些话语则“属于人类的现实生活”。
主耶稣在受难时刻活出了最困难的诫命,即:爱仇敌。为此,教宗说:“让我们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伤害、冒犯或让我们失望的人;让我们生气、让我们不理解或树立坏表扬的人。
「因为我们在作仇敌的时候,尚且因他圣子的死与天主和好;那么,在和好之后,一定更要因着他的生命而得救。」解释:「仇敌」在此指与天主隔绝的罪人状态。
灵修反思:信仰之路并不平坦,仇敌常在暗处埋伏。但我们不要怕,玛利亚作为“救恩之晨星”,总在斗争中保护她的子女。她以自己的“是”,粉碎了撒殚的欺骗。5「它的尾巴将天上的星辰勾下三分之一,投在地上。」
基督的和平之国不是靠威权、武力和暴力建立的;而是靠自我奉献,把爱带到地极,包括带给仇敌。耶稣不是靠武器的力量,而是靠十字架的力量战胜世界,十字架是光荣凯旋的确实担保。」
布雷希在纪录片中说:只有基督教能帮助这个国家,因为独有基督信仰告诉跟随者‘要爱你们的仇敌并且接受和原谅伤害你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