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合宜地,虔敬地庆祝弥撒圣祭,我们也应当对在圣堂中的礼仪及其具体施行方式有所认识,理解并热爱礼仪。
赵建敏(2011年11月18日·石家庄)论坛有三好:一是平台设得好;专家与非专家相聚在一起,探讨礼仪及表达对礼仪的关心;二是大家的演讲好,内容丰富,能够从中看到问题,也有积极的回应;三是服务好
这位意大利籍司铎在圣座服务三十余年,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梵蒂冈,在圣座礼仪及圣事部效力。数年后,两千年禧年时,马焦尼神父肩负起筹办活动的职责,负责中央委员会礼仪办公室,特别是在圣伯多禄广场的晚祷。
这次会议由圣座文化委员会和圣座教育部召开,讨论音乐与教会:《论圣礼中的音乐》训令颁布50年来的礼仪与文化。
他无法携带许多书,于是写信回欧洲要求那边给他多寄些书来,但那时候的邮政极为缓慢而且变化无常(利玛窦一般以6-7年作为从发信到收到回信的周期,有一次他的上司从澳门发出的一封信花了整整17年才抵达罗马)。
主内的兄弟姊妹:我们刚刚听到了取自圣保禄致弟铎书的读经。这读经隆重地以apparuit这个字开始,然后在黎明弥撒的读经中,它又再次重现:apparuit,意思就是「显示出来了」。
答:就是礼仪能真正帮助信友加深信德、亲近天主,并在生活中活出福音。礼仪不仅是仪式,也要让人得益处,信仰生命得到滋养。问:“调适”和“适应措施”有什么区别?
书为友,笔为伴。添情趣,度晚年。学圣经,经常翻。老有为,莫等闲。好身板,做铺垫。教子女,守规范。坚信仰,要当先。老夫妻,晚景妍。好伴侣,共忧患。家庭和,苦也甜。孝父母,常实践。爱儿女,理当然。
有一位美国牧师说,他这么多年见过很多临终之人,没有一个人说,你把我那博士证书拿来让我再看一眼,没有哪位说把我的巨额存折拿来让我再看一眼,也没有哪位说把我出版的那么多书捧来让我摸一摸。
接下来由本堂王神父向大家宣读了委派书。最后每位成员接受了两位神父的覆手与祝福……带着使命我们向前走!相信抚顺堂区在圣神的引导下,将走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