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揭示了,上主的的临在于人类正是经历不公、恐惧与孤独之处。就是在那里,真正的光明愿意毫不畏惧照耀,即使黑暗汹涌而来,也不能将它吞噬。
正是在这样的征服过程中,人类群体逐渐失去了家园感,人变成了“废墟上的神祗”。人必须认识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能力的边界和欲望的边界。
教宗在推文中称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接纳与爱的学校」。都柏林的夏季此刻交织著五颜六色的旗帜和溢于言表的喜悦。
教宗的四旬封斋期文告又指出:“面对一大部分人类贫穷的这种可怕的挑战,冷漠无动于衷和自私自利的自我关闭,实在与耶稣的注视成了强烈的对比。
教宗说:藉着玛利亚,人类和历史向天主实际地敞开了心胸,接纳祂的恩宠,愿意承行祂的旨意。玛利亚是天主圣宠的纯真表达。教宗继续说,玛利亚代表新的以色列,旧约圣经以净配的象征来描述这个新的以色列。
这些儿童都发出沉默的哀号,要唤醒身为人类及信徒的我们的良知。 基督徒团体面对如此惨痛的情况,不能无动于衷,而要领悟到自己责无旁贷,必须插手干预。
看到一个人身上的善被人类的恶所征服,肯定令人十分难以忍受,真理被错谬嘲弄、怜悯被报复所虐待。
(宗5:41),他们随时愿意为耶稣作见证牺牲他们的生命。我们所信奉的是一位活着的主;他活着是因他曾从死里复活。
,烛照世人追求至善,共谋人类的福祉。
另一方面,对天主的爱不仅是因天主爱了我们,而且是因他内在的“真、善、美”是人类本性的归向和希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念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