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们认为,把胚胎用在研究的目的是“转移问题的实质,这个问题就是保护生命自起初的人的尊严和胚胎生命的权利。”
本次避静通过韩神父的引导,神父们“和耶稣做了一次长谈”,默观生命的奥秘,从“维护型”的教会生活走向“使命性”的教会生活,明确了自己的核心身份和使命,通过深触内心的反省,身心灵获得了释放和自由。
教宗直接进入家庭主题说:在家庭里有一个母亲,每个人都由母亲获得生命,而且在一生当中,他的人性和灵性培育几乎离不开这位母亲。有许多诗词,许多富有诗意的美好事物都对母亲赞美有加。
福音提醒我们耶稣为门徒们洗脚的情节:基督为门徒们洗脚,表达祂的生命和苦难的意义是服事天主和兄弟。教宗说:我们在圣洗圣事中,当天主的恩宠洗净我们的罪过,我们穿上了基督时(参:哥三10),也是如此。
正如亡者弥撒颂谢词所说的:为信仰主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也相信,信主的人死后会得到另一种生命,称之为永生。而且有一天,亡者仍会复活起来。这信仰的基础是耶稣基督为了我们人类受死而后复活了。
人生需要独处,需要面对不洁之欲带来的各种痛苦去省察思考生命里的每一份失败与收获,在缤纷多彩的日记上填补所有的空白,让岁月用感恩的方式去充实、升华那份追求的圆满。
身为基督的司铎、福传的继承者,我们要鼓起勇气,满怀激情,敢于承担这神圣的使命,活出耶稣基督的人生理想,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为此殉道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遂对其言,读哲学会对你的生命产生影响。她笑。当然我从哲学中吸取了许多经验,但同时经验里含有痛苦,并不是少年强说愁,是非常真实的痛苦。
但是,没有信仰,人的心灵和精神将不能挺胸抬头看得更远——他所能看到的只限于狭窄的地球表面,而永远看不到广阔的星空之外对于生命的意义。
作为他的门徒,我们自该秉承信仰启示,承认他就是造世的大主、赎世的救主、圣世的恩主,无限仁慈而大能的真天主;“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11:25);“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就是“永生天主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