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的问题在于信仰常会被疑惑(uncertainty)所威胁,无论在哪一个时代。这种威胁会在人受到诱惑时,突然而不期地为那似乎自明,其实脆弱不堪的全部信仰射下一道电闪雷光。
在漫长的教会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严明而完备的体制确实保护了教会,使教会免于各种异端邪说的侵害和威胁,及各种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但是这种过分的体制化也不免使教会生活走向僵硬化,而这种僵硬化使得圣神的和风无法吹进来
贪污盛行,全球刮起反腐风暴,腐败已成国际威胁。一句出事了,成为各地官员最不愿意听到的话之一。然而不得不承认,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已进入乱子高发期,维护一方安宁似乎成了越来越艰难的任务。
太平军进占上海城厢时,谷振声会长曾赶到佘山特向进教之佑圣母许愿:“倘若教区能避免正在威胁上海的灾难,将在佘山建造一座大堂,以谢圣母特佑之恩。”
试探对方,分手威胁,时间久了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经常给这种暗示,对方潜意识就会做好分手的打算。如果你是行动的矮子,千万不要这么做。
最初,民族主义是以半推半就的态度被接纳的,很快,民族主义在中国人那里就被作为威胁中国生存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外交侵略的一种防御反应,而从1925年到1931年,民族主义开始日趋激进,并从防御转向攻击,以便收回以往损失了的民族的权利
22、手法之四:软的不行,就改用硬的吓唬、威胁、毒打、暗害,如:[你若泄露了机密,就挖你双眼]。
圣言有能力在他衰老的身体和撒拉不育的胎中给他兴起一个儿子(参罗4,19),同样也有能力超越一切威胁和危险,从而来保障预许的未来(参希11,19;罗4,21)。
一个不断转变的世界,是由于人普遍地信任我们的共同生命的超越根源而成为可能,人要在危机和矛盾中作反省,使人在面对威胁与失望时,仍能不时奋力地保存自己的信心;在被欺骗和压倒时,仍能努力再挖掘,寻找出路。
日本在中国之生命财产,随时都有被威胁的危险"。把发动"九芬话?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说成是由于中国排日和抵抗日本所致,并将战争的责任推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