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的传教期间,总是以救苦怜贫、疗愈疾患等慈善活动来配合自己的宣讲,他让人们谦卑诚朴,自己首先谦卑至极;他让人们互助友爱,他则率先对那些聋瞽瘸跛,身有残疾者伸出援手;他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钉十字架,借此完成他牺牲自我
天主是如此地良善,以致舍弃了他神性的灿烂,委屈在马厩中,好叫我们能够找到他,并被他的慈善所打动,他把自己通传给我们,也借着我们继续他的作为。
圣咏34篇上说:请你们体验并观看,上主是何等的温良与慈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用心反省自己是否善尽了责任。
病患需要憩息,而教会渴望成为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中的客店(参阅:路十34),让病人能在其中找到基督的恩宠,遇见那些在天主的慈悲中脆弱获得医治的人。
“当疾病来敲我们的生命之门时,我们内心就更加需要有人在我们身旁注视我们的眼睛,握住我们的手,温柔地照顾我们,如同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
如:学圣经小组、爱心小组、唱经班、慈善帮困小组以及福传小组等。在管理上,首先应挑选具有一定文化水准和信仰基础的中青年骨干教友担任堂长和各小组组长,采用竞选制或聘任制,适当考虑给以一定的报酬。
如果说大三巴代表的是教会在澳门的过去,那么每年五月十三日的法蒂玛圣母出游,就意味着今日的天主教会仍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于澳门的社会生活中。初到澳门时,有位老教友告诉我,澳门是被天主特别眷顾的福地。
当然,我绝不是说民间机构慈善力量在儿童养育方面是无所作为的,不是这个意思。儿童福利是慈善领域的一个主要的阵地,但是社会力量如何发挥作用呢,必须要把我们民间的慈善义举与政府的依法保障有机结合起来。
由宗教的慈善服务转为国家福利制度,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最低的层次,我们面临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是一种历史性的过渡性,大家要非常清楚认识到这样一点,我们的困境,流浪儿童一样,我们九十年代刚做的时候
这个圣迹的上文是耶稣在葛法翁医治了百夫长的仆人,从葛法翁到纳因城有大约30多公里左右的路程,耶稣是专程赶到纳因来,不是偶然地碰到这一不幸事件,他是刻意来怜悯这寡妇,复活她的独生子,向穷人宣告救恩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