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讨论,将中国教会本地化(inculturation)和中国化的探讨放在全球化的情境下,其中也包括了如何理解基督教与不同文化互动与融入地方文化的规律,本地化中国实践与现任教宗方济的多元文化主义愿景,
待小修院毕业后,适逢日本投降,教区准可我入景州大修院,可是在大修院攻读两年哲学后,开始读神学时,又碰到国共内战,我们这些修生们只好四散奔逃,大家不约而同的都逃到了北京,在那边平安地读了两年,待至1948
在看到许多墓地后,让我感受到这些墓地的环境的和谐景致的美丽,花草繁盛,色调温煦,景线柔和,丝毫没有那种凶险、狰狞的意味,给我的印象有点儿像一所花园的,公园的感觉,因为,在这些城市里墓地和教堂、公园一样被视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卜俊景修女(河南漯河市驻马店教区圣母无玷圣心方济女修会)于10月13日到达灾区服务,在服务中找到一种付出与给予的价值感。工作虽然很忙,却很充实。
卢景荣(河北吴桥)好的通讯员应该勤于参加教会的活动,多接触、了解教友,并请主教、神父、修女提供新闻线索,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王崇喜(内蒙包头)这是我学习、充电、提升充实自己的好机会。
一个姐姐嫁在范圪垯刘家,为刘景福神父的伯母。杨神父1891年11月11日在范圪垯出生,自幼品性良善,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信仰有着执著的追求,对天主有着赤诚的热爱。
他善于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仅得到吉安市的统战宗教部门的领导的肯定,还在爱国爱教的工作上看到更远的愿景;他穿针引线促进教会的共融,为泰和县天主堂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曹神父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愿这份希望的愿景照亮我们每日的行程。”(马蒂尼枢机,《圣诞讲道》,1980年)姐妹、兄弟们,今晚天主心中的“圣门”为你而敞开。耶稣,“天主与我们同在”,为你、为我、为我们、为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降生。
作者由景写到人,由人写到情。他在晚年所著的《福音中的圣母像》一书中说:“童贞女玛利亚熟读古经,常默想先知依撒意亚关于默西亚的预言。
于是就在岘首山堕泪碑旁,设立灵位吊唁,以酒浇地祭奠,并且拿出娉娉生前的旧物,对天发誓说:“你既然为我献出了生命,我又怎么忍心辜负你呢?只有终身不再娶亲,稍稍慰抚你的芳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