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第三个问题:『传教使命充满活力的态度是什么?』他在这里说,充满力的传教使命态度是一种出谷经验。我们要出谷,徒步走出去是不足够的,但指的是灵修经验,一种灵修精神的出谷。
我们的慕道学员虽然是第一次经历,但是他们认真负责敬业爱岗的态度让我们这些老人刮目相看,他们虚心学习如何和参观人员打招呼,使用礼貌用语,发放堂区免费为教外朋友准备的《新约圣经》和各种福传宣传资料!
用今天字典的解释:修养就是通过学习和锻炼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世态度。那么,什么是基督徒的修养?一、修行是基督徒的基本修养说到修养,我们首先会想到神修问题。纵观天主教史,圣人辈出,但依神修而成圣的寥若晨星。
态度默然、冷淡、毫不介怀。殊知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但是凛若冰霜的态度,却并没有使妇人心头的活水冻结成冰。其二是“拒”。受到冷遇的客纳罕妇女没有畏“冷”而退缩,反而迎“寒”而上。
显然,这种态度揭示了同天主建立的不是真正关系,其后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天主的肖像,就如福音比喻中的浪子那样,以为远离了父亲的家就能实现自己。”领受圣神的恩赐就是说要明了依照圣经所度的团体生活。
在这个新的家庭里,婆婆嫌弃俺是药篓子,可俺对这个家也持反抗态度,因此,俺的生活几乎没有一天的安静和太平的日子,除了得病就是和公公婆婆、丈夫吵闹……命运的转折有一次和家人吵架后,就去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姊妹家串门
如此悲惨处境的「意义」或许能「在我们内激发怜悯」,激起「亲近、关怀与团结互助的态度和举动」,如同最近几个月在罗马发生的那样,许多人虽然「默不作声」,却在「爱近人的心的驱使之下」,借由日常工作努力把磨难的重担减轻到人们可以忍受的程度
儿童经常观察成人、尤其是父母,从他们的处事态度和行为,去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上的一切大小事。那名父亲体会到,儿子的目光蕴藏着一股迫切的呼求:“爸爸,藉着你的榜样向我保证,我来到这个世上是有价值的。
(16)接着,教宗解释道,“参与感恩祭不是我们自己取得的成就,好像我们可以在天主和弟兄姐妹面前夸耀”,另外,“礼仪与苦行的道德主义毫不相关:它是上主逾越的恩典,我们要以顺服的态度接受,它使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
教宗又说:“面对亚略异端,圣依拉略的态度始终很坚定,但是对那些愿意承认耶稣基督在基本上相似天主圣父者,他的态度就比较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