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多数的枢机全职牧守世界各地的总教区(或教区),同时兼任上述某些宗座部门的委员(例如已故胡振中枢机曾出任宗座万民福音部和礼仪圣事部的委员)。
他在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这样描写亚巴郎:「他在绝望中仍怀着希望而相信了,因此便成了万民之父」(罗四:18)。
在中梵的第二阶段,地下教会的特权和地下主教团的成立,13条和万民福音部的8点指示,台湾问题的考量,中国主教是否合法的评估等构成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新生的教会在受到各种制约,打击的同时,还需突破宗徒们仅在犹太人之间福传的保守思想,这种思想与基督“往训万民”的教导不合拍。而保禄归化后,在阿剌伯旷野中准备了三年,他一出手就是向外邦人福传。
然而,新约时代,天主借着基督,在基督内,以一种至为亲近的方式将自己显示给天下万民——道成肉身,天主子耶稣降临尘世,与人为伍,肩负人类的十字架,伴同人类获得救恩。
祂在众多跟随祂的门徒中召集了十二位最普通的,且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渔民而成为“宗徒”,为了将祂的救恩福音带给天下万民。
当日是四旬期第五周星期四,读经一是有关天主许给信德之父亚巴郎将成为万民之父的故事(创17:3—9)。
他们彼此拥抱,象征着那必定使万民团结的守望相助和手足情谊。在徽标里,第一个人紧紧地拥抱十字架。这个动作不仅表示着他个人的信仰,而且也寓意着永远不能放弃的希望。
在神贫与福传之间,即在上届世青节的主题《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19)与此届的主题《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主愿意神贫的教会给穷人传布福音。
正义要作为万民的光明。(依51:4、16)让时代大贤引领社会有效地突破专制制度这个中国的千年顽症,和走出达百年之久的悲剧似的冲锋陷阵,却仍徘徊不前的历史怪圈,从而真正走向民主自由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