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者在其著述中明确指出其出生年月是1625年8月28日,但未指明出处4。十六岁时,殷铎泽被他的父母送往卡塔尼亚大学学习法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凤凰周刊》记者徐佳整理)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4年第26期,总第519期
然而,从上面统计到的128中图书,除了各种自己编辑、写词和谱曲的歌集之外,内地作者撰写的礼仪论文和翻译的中文礼仪图书却寥寥无几,礼仪与本地化研究方面的原创专著作品更属凤毛麟角。
(作者系巴黎天主教大学神学硕士)
——作者[page]单枢机每天在其小祈祷室祈祷献祭 退休后,单枢机每天自己打扫卫生,招待客人,亲自斟茶。
本文作者(前排左一)与台湾教友在一起滕妈妈一路上饶有兴趣地给我讲解着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距少帅故居不远处有一座教堂,也有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故居,以及一个将军澳温泉。
在1993年10月发表于《世界地理》杂志(台湾)上的一篇关于开封犹太人的文章,作者写到一天上午,我来到开封城东的顺河区,这里是回教徒聚居的地方,同时还有天主教堂和基督教礼拜堂,看来是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
②本文是作者1992年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的论文,但从未在国内教会刊物上刊登,今日刊出,以飨读者。
周云婷(中)与作者(左)合影儿子的圣召之路周姨是辽宁朝阳市松树嘴子堂区的人,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都娶妻生子,三儿子袁雪松选择了修道生活。对于儿子成了神父,周姨认为这一切都是天主的安排。
刚去修会时,教会道理我啥也不懂,张神父曾送给我一本灵修书,作者应该是曹立珊神父,当时张神父写在书上的几句劝勉却清晰地印在我心中:生活圣洁,行为正直,虔诚事主,终身不渝。这几句话一直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