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的主流和主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并非因此就要在世俗道德和宗教中去做选择。中国需要的是和谐合作,不是非此即彼。
领洗后,在主内我重获新生,特别是对人生的价值观、对死亡的理解都有了新的认识,决心在信、望、爱三德上努力修炼自己,做个名符其实的基督徒。感谢养父母的养育大恩,尤其给我的信仰!
学员们以手语、歌曲、舞蹈等节目为老人们送上了节日的特别祝福,并派发了每人一份精美的礼品,苏神父在主持中以天主十诫第四诫人应孝敬父母为引言,引申出当代社会应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着力构建和睦家庭,彰显福音的价值观
而且,这些教会学校「从不劝人改教,没有实施宗教教育,而是推广、教导和落实有关尊重与人性尊严的基本价值观,人人和睦共处」。
纳吉布宗主教也谈了教会内部和与其他基督信仰教会的共融,以及主教、神职、教友间的共融,他重申需要通过良好的要理讲授来推动道德与社会价值观、对他人的尊重、和平文化、以及正义和尊重环境的文化。
龚校长表示,“公教教育需要贯彻到家庭当中,让学生学习一致的价值观,他期望家长与学校加以配合”。
加俾厄尔神父说:「学校是一个非常生动的现实,在学校内部我们不谈论政治,但我们在宁静的气候中以价值观和真正的人权为中心,虽有外在情况,仍尊重每个人的宗教身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
受到团体生活价值观和追求共同福祉概念熏陶的基督信徒,一向寻求融入社会。即使在疫情大流行的紧急情况中,教会也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聆听民政当局和专家,并与他们合作。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各宗教共同提倡和尊奉的道德准则。各宗教的教理教义均倡导崇俭戒奢,佛经说“节俭用财物,彼得出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