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多禄对他的教友形容基督为被人所摈弃,但为天主所精选、所尊重的活石。但天主举扬耶稣这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没有隐藏邪恶的奥秘,由于邪恶,人竟然将爱他至死的那一位摈弃。教宗指出,今天,人们继续拒绝耶稣。
但她们的超脱在于没有和别人相比,只是按照上苍赐予她们的去活自己的生命。她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她们活出了她们生命的本色,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她们不与任何人相比!——尽管她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参阅玛21:28-30)第二个儿子以行动来表达他服从了父亲,他真正活出了听从圣言的意思。
赞美会历时一个小时,九点半多,传道员宣讲后,十点复活节弥撒开始,教内外朋友挤满了整个圣堂,常神父主持,弥撒中常神父讲了复活节既逾越节的三个逾越:一,从罪到圣洁的逾越,二,从诅咒到祝福的逾越,三,从死到活逾越
也就是说,好好地活好当下,活好每一个今天,明天的一切都是未知。
这一幕是修女们死于世俗,活于基督的决志,是她们割情舍爱,奉献一生的宣告,并请求天上诸神圣为其转祷,恩赐力量,实践诺言。家属们的泪珠里透露着慷慨牺牲的伟大,充满着对主的无限感恩。
教宗解释说,“他作这个梦,因为他活出了这个梦境,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就如今天福音中的义人们那样”。教宗勉励今日的青年也要有梦境。他说,“我们受造不是为梦想度假或度周末,而是去实现天主在这个世界的计划。
事实上,‘永远’活著与‘善度’一生并不对立。对永生的希望使现世生命也变得美好,或至少可以接受。在此生中,众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
八十八岁,活的远远超出我的预算。有人认为活的长寿是福,我看不尽其然。人活得太久了,或者因为看透了众生之相,面对人生反而消极叹息;或者因为人生浮华,如在梦中,苟且一生。
如果你想知道关于耶稣诞生的历史事实,将会令你大失所望,修女说,我们真的无法核实三贤士甚至马槽是否存在,但故事的目的不是向人介绍事实,它是把耶稣的诞生放入人类历史当中。